“‘美丽’是个筐,里面要装啥”系列讨论之一
创意产业 让“美丽”蝶变</strong>
创意设计
创意作品
新闻背景
今年以来,“美丽”成为高频率出现在生活中的词语。特别是美丽云南建设,备受关注。“美丽”仿佛是个筐,可以装很多东西。对此,各行各业的人们有各种议论,大家讨论的话题有:“美丽”这个筐里装什么最重要?“美丽”这个筐里应添些什么新玩意儿?装些什么可以让云南的“美丽”独具特色?等等。</p>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共性话题——“美丽”这个筐里必不可少的是装“最云南”的产业,因为产业支撑才能使“美丽”造福百姓,也才能使“美丽”转换为持续不断的魅力。</p>
9月24日,记者来到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听到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p>
有个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对大理剑川的木雕工艺、鹤庆的银饰工艺进行调查研究,随后,他将两种工艺嫁接到一起,创意设计了银木结合的时尚饰品。这些作品一问世就得到市场认可,毕业后他选择自主创业,人生走出了一条阳光灿烂的新路。</p>
美人蕉玉雕创意设计,将美人蕉这种花儿的造型与少女婀娜多姿的体形结合,赋予了翡翠灵性。其中一款是设计学院的学生设计的,玉雕大师选择这个设计雕刻出作品,对市场预期不敢高估,毕竟只是一个学生的设计。他心里估价20万,谁知,第一次展出就有人出价80万,最后,一位艺术家以180万元的价格收藏了这件作品。</p>
听了故事后的第一感受,可以套用上海世博会的广告词来表达:创意,让生活更美好。设计学院自己的理念是:设计为人民服务。从2004年,该学院尝试把创意、设计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及百姓生活服务。至今,他们的成果遍布七彩云南的山山水水间。最值得骄傲的是,9月27日,设计学院与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省文产办共同主办的“2013·美丽云南”主题创意活动展览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拉开序幕。</p>
此项活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和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泰国布拉法大学参与协办。展览凝聚了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近1200师生及4所协办院校逾百名师生的不懈努力,也是对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云南民族文化进行创意设计走过10年的一种纪念。</p>
“你们最好准备足够的‘银子’,展览里面的好东西太多,下手晚了就没有了。”设计学院的老师不断提醒记者。他们深有体会,有时在学生作品展、毕业设计展等活动中看好的创意作品,原本以为当老师的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展览中就有人“先下手为强”,等展览结束只能留下遗憾了。据了解,展览持续至10月2日,免门票。主要内容涉及云南自然景观、民族风俗、民生发展、文化活动、特色城镇发展等方面的创意设计。亮点一是用摄影、广告创意、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等手段演绎云南美,为“美丽云南”设计了上百个LOGO。亮点二是在新媒体技术方面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交互游戏、3D打印等新手段,重新演绎《美丽云南》、《阿诗玛》、《杨善洲》等作品。亮点三是用创新设计服务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作品展,有设计学院与云南丹彤集团合作推出的“云南凤龙湾国际文化旅游生态城”项目设计展示,与阿诗玛文化传播集团合作推出的云南首个手工艺博览园区项目设计展示。亮点四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段国梁协同创新的锡工艺品及木雕家具作品等。亮点五是乌铜走银、刺绣、扎染、锡工艺等方面的创意作品。</p>
展览开始前,记者到设计学院探营,大开眼界。金属工艺、染织工艺、木雕工艺、编织工艺、陶艺造型工艺及珠宝工艺等实验室,像一个个现代化的小车间,师生们在那里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创造美丽。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党总支副书记成奕霖为记者作“导游”,他们介绍,这些实验室都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而设立的,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并非单纯地“复制传统”,还需要完成“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设计学系主任万凡、产品设计系主任游峭等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创意设计,能够让美丽云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实现“蝶变”。他们满怀激情地说,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件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已经在路上!</p>
云南日报记者 储东华 文/图</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