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足迹--记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干部李兴德
2013-09-26 09:25:01 作者:张力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常言道:“正义、道德、良心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真正的人,要有一颗积极上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常言道:“正义、道德、良心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真正的人,要有一颗积极上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心,要把立党为公、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天职,要时刻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记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给历史。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下面,我将介绍一位二十多年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国土资源系统的副主任科员李兴德同志,他的先进事迹,反映了新时期国土人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体现了国土资源干部忠于事业、无愧于使命的精神风采。 李兴德同志,男,云南省楚雄市人,1958年2月出生,汉族,1966年至1972年在楚雄市东华镇莲棚邑中心小学读书,1973年至1975年在莲棚邑中心学校读初中,1976年7月被推荐到云南林学院(原北京林学院)读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8年北京林学院搬迁回北京后, 1980年1月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西藏工作,分配在拉萨市农林局,1981年2月至1982年2月到西南农业大学青藏地区土壤普查专业进修一年,从此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2月至1988年10月在拉萨市农牧局农业企划队工作,1988年11月至1991年5月在楚雄市林业局经济林木科工作,1991年6月至今在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地产交易所、用地科、规划科、执法队等岗位工作,1995年至1998年曾在地产交易所担任副所长,2002年至2003年主持规划科工作。 1980年2月,李兴德同志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拉萨市农林局农业企划队工作期间,,他凭着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在拉萨市农林局农业企划队负责的西藏拉萨市土壤普查、草资源调查,林周县土壤普查草资源调查工作,其调查成果获得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西藏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西藏自治区农牧林委员会给予表彰。同时被西藏自治区农牧林系列技术职务高、中级评审委员会评为农艺师职称。由于身体不适应高原气候,1988年11月调回到楚雄市林业局经济林木科工作,在楚雄市林业局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主要从事林果产业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围绕建设山区100万亩核桃基地的总体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着力解决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问题,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维护楚雄市生态安全,推进森林楚雄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形势所需、发展现代林业所需。作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担负起森林资源管理的重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林业局始终按照楚雄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措施,依法治林,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水平,促进木材生产经营加工行业规范有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楚雄市林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991年6月至今李兴德同志在楚雄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地产交易所、用地科、规划科、执法队等岗位工作。特别是1992年到1994年参与完成的《楚雄市城镇地籍调查》项目1993年被评为云南省土地管理局工作成果一等奖。1994年4月该项目被国家土地管理局评为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李兴德同志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同时也是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1998年11月被中共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人们都说国土资源人是“国土卫士”,都说我们手握着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的重权,都说我们是名符其实的“土地爷”,但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要想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否则,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它需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否则,国土资源部门就会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努力争取”的对象;它更需要有一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忠心。 在地籍科、执法队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李兴德同志的精力主要是地籍调查和土地纠纷问题处理以及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他下到乡镇带领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进行农村地籍调查指导工作和检查验收。在地籍科、执法队,他本人就主持土地纠纷信访案件及时调查处调理处权属纠纷67宗。 地籍调查和土地纠纷问题处理以及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矛盾双方互相理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才能顺利解决。为此,他把每宗土地纠纷案件的处理,当作一堂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课,提高农民知法守法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李兴德同志在规划科工作和主持规划科工作期间,在第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过程中,他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立足自我,大胆实践,遵循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耕地相平衡等五条原则,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注重与城市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衔接,并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开发等相关规划,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大力提倡存量挖潜,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中心村的实施一律实行“占一补一”的政策。 如今,李兴德同志仍然在规划科工作,他对楚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了解深入,2012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耕地保有量减少的情况下,仍保有51126.04公顷,保护率仍达到81.43%,保持了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规划实施过程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070.6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2433.3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不超过2042.04公顷。 在工作中,李兴德同志服从局班子安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工作上积极上进,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推诿、不扯皮,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 多年来,李兴德同志始终勤奋认真、敬业奉献、开拓进取、清正廉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模范作用。在业务上有多年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他热爱国土资源工作,认真履行国土资源部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职责,扎实做好地籍调查和土地纠纷问题处理以及土地登记发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等工作,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在国土资源系统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李兴德同志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 思想和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在学习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极参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国土资源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工作实际融会贯通,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敢于碰硬,是李兴德同志在工作中一大优点,许多复杂的土地纠纷问题,在他的面前都迎刃而解。 参加工作32年来,不管工作和岗位的变动,但他敬业奉献的精神态度始终没有变,他总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经常深入乡(镇)配合国土资源所开展调研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能够有条不紊地解决突发事件、处理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工作中,李兴德同志能自觉当好科室负责人的助手,积极配合科室负责人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所在科室团结一致,齐心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参加工作32年来,李兴德同志一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爱岗敬业,工作认真、勤奋,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对各项工作任务都能按时保质完成,碰到紧急任务,他更是主动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处处以大局为重,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李兴德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他时刻勉励自己以及同事与时俱进,用正确理论武装自己,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果断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局党组的决定;在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能自觉遵纪守法,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和决定,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参加工作32年来,李兴德同志始终把修身养性作为有远大高尚的做人标准作为第一境界;按此标准身体力行、躬身实践,敬业奉献、孜孜以求、百折不挠、无怨无悔作为第二境界;通过不懈努力,个人学养得到全面提升作为第三境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留下了他的足迹,李兴德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用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他的人生,结出一颗颗丰硕的果实。 32年来,李兴德同志一心一意扑在工作和事业上,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求真务实的开拓精神,将满腔热血,倾注在海拔3680米的西藏高原8年多,在楚雄市这块生他养他的红土地上默默无闻的奉献24年,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td> |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