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李克强总理曾是某部电影的原型人物,你相信吗?近日,有媒体披露了李克强的青年历程,文中提到,曾经有一部电影就是以李克强为原型人物。</p>
李克强曾经在南京白下区法院实习,实习期间李克强表现优秀。现如今已是著名律师的陶景洲回忆当年李克强实习时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陶景洲说,那是一个4人共同犯罪的刑事案子,法院指定了4个辩护人,李克强是首席辩护。法庭上,李克强表情严肃,缓慢的语速中带点合肥口音。陶景洲还曾将李克强当年在南京白下区法院实习时做的谈话笔录发在其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p>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对李克强的印象是:对政治问题“不轻易表达观点”。何勤华回忆,李克强处理案件积极活跃,还有电影制片厂以他们班的实习为背景、以李克强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见习律师》(见附录梗概)。</p>
看到这里,使我联想到中央领导层换届后,历史竟然这么巧合───包括习近平、李克强在内的多名中央领导人都有法学背景,这无疑让公众有了更多的期盼。因为正如媒体曾经评论的那样,一个人的学识背景,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影响他的做事效果。国家领导者相似的法律学识背景,必然会影响到治国理政的方式,影响国家的法治进程。“法治中国”的未来,也由此增加了更多的信心。</p>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深信,有像习近平、李克强这样一些精通法律的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各级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必然更加敬畏,出台的政策与决策必然更有含金量,更能经受住历史和法治的检验。而这,才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所需要的,也是亿万中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p>
附电影《见习律师》梗概:
该片于1982年面世,主要剧情是:燕北大学法律系的学生言文刚(孙淳扮演)“文革”期间曾因狂热盲目的信仰做过令他非常悔恨的事情,临近大学毕业,他终于摆脱了迷茫和负罪感,决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做贡献。他与魏泽宽、夏成远一同来到南方城市无州实习。在一起杀人抢劫案中,言文刚认为被告赵大为很可能是无辜的,魏泽宽注意到法院内部对这个案子有分歧,感觉到此案背景不简单,反对言文刚接这个案子,言文刚则坚持要为受冤的被告辩护。言文刚在王院长和陪审员李芒的指导、帮助下,找到证据证明被告赵大为不是杀人犯,但赵大为却在法庭上自认是杀人犯,致使辩护失败。三人回到学校,对未来的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言文刚不顾女友反对,决心到司法第一线去工作。当他得知赵大为一案的真相后,第三次踏上开往无州的列车,再次担当赵大为的辩护律师。</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