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通电话,约访土登。电话另一端清晰洪亮的声音让记者暗暗诧异,这是他本人吗?等到真的坐在一起,原有的诧异渐渐地演绎成满怀的敬意。已是80岁高龄的土登,精神矍铄、谈笑风生、风采依旧。</p>
提起土登,在西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我国著名的藏族曲艺表演艺术家,退休前任拉萨市歌舞团团长。从艺68年来,他创作演出了近500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节目,包括舞蹈、相声、藏戏等,其中90%以上担任主演。土登的足迹遍布西藏的山山水水,以及国内几十座大中城市,并先后到英国、意大利、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进行出访演出。</p>
为了实现心中的“艺术梦”,现在,退休后的土登仍然坚持演出,成为名副其实的退休不退职的艺术家。藏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也随着他的孜孜追求,从民间搬上舞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发扬光大。</p>
土登尊重观众,从来没有因为人数的多少,或场地的简陋而改变过,从最少的五六个观众到上万名观众,他都会一视同仁,认真演出。1984年,拉萨市歌舞团巡回演出队伍结束了在阿里的演出,往回走时,与3位牧羊人和4位商人相遇。当得知他们还没有看过专业文艺队的表演时,土登立刻提议为他们现场演出。于是,在阿里空旷的原野上,伴随着阵阵寒风,30余名演员身着演出服,画上最美的妆,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中。刚开始,7名观众还专注地欣赏歌舞,很快,他们就不敢直视演员,泪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开始滚动……演出结束装车时,这几名观众争着搬运东西,好像唯有如此,才能表达他们的无以言表的感激。当车子远去,他们依然站在风中挥动着双手,在人烟稀少的草原,如同一帧剪影。</p>
土登对待自己和艺术十分严格。他从来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但他虚心学习,每到一处都积极向当地群众汲取营养。原先他只会敲扬琴,后来到处拜师学艺,学会了吹笛子、弹扎年琴。原本不识一个汉字的他,多年来坚持自学,如今已能自如地写信、记录工作。在演出中,土登更是一丝不苟。2009年,和姜昆排练《姜昆开店》时,他严重失眠,可为了最完美地表演好这段相声,他在脚本上注满了藏语,无时无刻不在背台词,像个赶考的学生,其毅力、其执着令身边人动容。</p>
作为团长的土登,对团里的其他演员严格要求同样不含糊。当演员们的表演让他不满意时,他会亲自上台向观众道歉,并要求演员重新表演。他的执着打动了观众,因此大家亲切地叫他“道歉团长”。</p>
土登最喜欢下乡为农牧民群众演出。年轻时,他带领演员骑着马、走着路、划着牛皮筏,一场接着一场地演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现在的他,虽已经退休,却对同事说:“有下乡的演出,一定告诉我。”2009年,75岁高龄的土登又一次踏上去阿里的征程,一路颠簸一路呕吐。一位多年的老“粉丝”眼含热泪对土登说,您来了,不演也行,我们看到您就够了。朴实的语言,让土登深深感动,也令他振奋,他忍住病痛折磨,和其他演员一样,坚持参加了全程巡演,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了观众。</p>
苦心人天不负,在2006年土登迎来演艺生涯60周年之际,他与马季、常宝华等我国10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同时获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主办单位负责人介绍说,这次推举出来的土登等10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我国曲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近年来我国曲艺界的优秀代表。听到这里,土登落泪了,他一生的追求仿佛在这泪光中找到了答案。</p>
今年,80岁的土登又喜获“中国梦·最佳爱岗敬业模范”称号。(本报记者 魏山)</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