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松雕刻作品 摄影:姚浩然
西藏的木雕,最早应该从古格王朝时期便应用在了建筑方面。从那时起,雕刻便成为西藏文化最灿烂的明珠,被历史所铭记。现今存于拉萨大昭寺内的狮身人面像,便出自唐朝,算是西藏建筑雕刻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到了现在,雕刻不再是仅供少数人欣赏的艺术,而成为惠及普通大众的一种建筑装饰。但不论怎样,木雕在西藏的民间手工艺术中,是一种虔诚的艺术。
以神传形的生活魅力
说起西藏民间手工艺的代表艺术形式,木雕是很值得大书特书的。西藏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鹰老师认为,西藏的木雕与内地的木雕有很大区别,从它的早期发源便能看得出来。据张鹰老师介绍,西藏木雕工艺发源于古格王朝时期,那个时候,木雕主要应用在建筑方面,以寺庙的建筑装饰或豪门大户的房屋装饰为主要应用方向。
因此,西藏的早期木雕,跟宗教有很大关系。其风格也深受克什米尔风格的影响,那个时候,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多都有连续的故事性,“就像木质的连环画一样。”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杨世君补充道。
8月14日,几名游客在观赏木刻浮雕唐卡。
几名游客在观赏木刻浮雕唐卡
经过时间的洗礼,西藏的木雕艺术渐渐从少数人欣赏的艺术普及到普通大众间。藏族人家的家庭开始爬满木雕的身影。色彩鲜艳明快的藏桌藏柜,以及雕花的门楼窗梁,还有外墙房梁上的雕刻,都将一座房屋装饰成藏式雕刻的微型博物馆。
在谈到藏式木雕艺术的特色时,张鹰老师认为,西藏的民间木雕艺术,其表现手法重在以神传形,用简练的手法勾勒出大概的轮廓,以内蕴的神表现出外在的形,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又颇具艺术魅力,极具民族特色。
从大的方向来说,藏族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和概括,并注意对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简化,这就是简其形,不简其意。比如西藏早期的经书封板木雕,就是用两点表示眼睛,两条曲线表示眉毛。鼻子和嘴唇省略了上部,不刻鼻梁和下嘴唇。虽然这样的手法使人物看起来失真,但工匠们用加长的点和线,使人物充满了另类的美感,也表现得更加生动逼真。
我们现在去寺庙或古代庄园遗址,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在它们的窗楣和门棂上,雕刻都用精炼的线条来描绘形象,它虽然并不逼真,但却让人一下子就能看懂这些形象表现的是什么,这就是西藏木雕艺术的独特之处,深具魅力。
普松雕刻作品 摄影:靳吉丽
生活里的木雕
西藏木雕艺术的发展,是从贵族到民间的普及历史。早期的木雕只能在寺庙或豪门大院里才能见得到,普通藏族民众是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格来摆弄木雕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木雕艺术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西藏木雕工艺善于用鲜艳明亮的颜色来进行艺术表现,无论是木雕家具还是门窗雕花的着色,大部分藏族人家里都选择用对比色和原色来渲染。这也跟藏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关,因为只有金碧辉煌、红火富丽的色调最适宜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情趣。
比如《红莲怒放》,它以绿色为基调,表现出清新、宁静的氛围,也喻义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龙凤呈祥》则以金黄色为基调,画面浓烈,显示出欣欣向上的情调。除此而外,在藏式木雕家具和楼窗梁柱雕刻中,其表现的内容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花鸟、虫鱼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充分显示了藏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里的藏式木雕,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同时也将内容与材质的坚固结合的非常紧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许多优秀木雕艺术作品,很多都经历了千百年风沙雨雪的侵蚀,但直到今天,依然栩栩如生,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走在八廓街的古巷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都是一座藏式木雕的展台。藏族人民用质朴的情怀,为我们雕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雕梁画栋。
上一篇: 玛尼石刻:雕刻在光阴里的信仰
下一篇: 苗家女头花的“秘密” :头戴“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