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合阳县:民俗成就李竹妙的财富传奇
2013-06-20 15:45:01 作者:成三顺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昔日农家女今日传承人
“了不起,她是我们村里走出去的金凤凰。”“是我们村第一个在县城买门店、买单元房的农家妇女。”说起李竹妙来,合阳县同家庄镇西同醍村巷道里闻讯围上来的几位赵大妈张大婶赞不绝口,合阳县城西街的几位知情人也是格外佩服李竹妙的魄力、胆略和吃苦精神。李竹妙就像一个标杆符号在家乡当地、在合阳县城,成为一个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的致富楷模,致富典型,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风云人物。那么,李竹妙是通过怎样的奋斗掘到她一个农家妇女走出农家小屋、走出农家锅台后的第一桶金呢?
“把唔点钱折腾完了她就会回村里”
在合阳东北方向,离县城有18公里的同家庄镇西同醍村<span lang="EN-US">2组,有位现年60岁的农家妇女李竹妙,她出生在1954年正月,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困难岁月,穷怕了、饿怕了,没这没那怕了,成了她记忆深处的抹不去的印象。<span lang="EN-US">12岁的时候,她就跟随母亲、婆婆和村中妇女学习刺绣、剪窗花、蒸面花,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好学爱钻的她见啥会啥,触类旁通,可以说,农村妇女的那些手工活没有能难住她的事情,借的嫂子的缝纫机学会缝纫技术,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咱的酵面引子。”我至今都感激不尽嫂子的恩情。就这样久而久之,成为方圆的一位农家巧手。<span lang="EN-US">
1997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时的李竹妙已是<span lang="EN-US">3个孩子的母亲,白天要作务地里活,还要管两个最小的双胞胎女儿,管孩子、做饭,忙里忙外一年到头也挣不下几个钱,<span lang="EN-US">43岁的李竹妙面对贫穷做出了一个令家里人、令村里人都吐舌头的惊人决定,走出家庭锅台,到合阳县城里闯一番。而启示她做出这一决定的是县妇联的领导看到她有这么好的手艺技术支持她,给她提供了一笔扶贫贷款支助。<span lang="EN-US">
村里就像开了锅一样,人们议论纷纷“唔把唔两个钱董光了,就回来了。”“唔两下子还能行,快对了,用不了几天,都要哭着回村里。”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竹妙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就是这样,她背起简单的行李就到了合阳县城,租门店、忙进货、起早贪黑,饥一顿饱一顿,埋下头去干活,农村里的刺绣、土布、针织、面花、八仙过海、二十四孝、老人轿、中堂、灵堂、灵车、寿衣、寿被、挽幛、材盖、喜帐、锦旗,可谓样样具备,应有尽有,凡来店里的人,就像到了百花园一样,琳琅满目,目不暇接。<span lang="EN-US">
勤劳的她还获得了另一贵人、租赁的房东大力支持,别人的房费都是要预交几个月,但房东对来自农家勤劳能吃苦的李竹妙破例,到年底再给房费。<span lang="EN-US">
说起这些往事,产业经营上已经红红火火的李竹妙,对她走出困境帮忙的贵人们感激不尽,眼里不时闪出感激的泪花,就是这些无私的人和党的组织,给了她奋斗的勇气、信念和毅力。她终于没有哭着回到农村去,而是笑了。<span lang="EN-US">
几年后,当李竹妙在合阳县城购置了门店房屋、买了单元房,,门店挂起了醒目的“李竹妙牌匾”、“李竹妙敦煌绣艺宫”的招牌,到如今合阳县城西大街就有她家的<span lang="EN-US">4家连锁门店,她和儿子、女儿、她弟弟,都有了自己的门店,自己的产业链,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已经在百万以上,还计划盘客房,搞其他产业。所有这些变化,让原来说风凉话的人大跌眼镜,有的说;“人不可貌相,咱那时真看走了眼。”
带民俗徒弟,帮农家孩子立业<span lang="EN-US">
掘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李竹妙,没有陶醉在喜悦之中,她想到了她走过的路程,她想到了用她的一技之长去帮助更多的农家孩子去创业去解除贫困。她同曾经帮助她的县妇联一直联系着,先后办了十几期培训班,每期40到<span lang="EN-US">50人,使农村中上千名女青年学到了一至几门实用技术,她给前来的学员每人每月发工资1200元,管吃管住,逢年过节还给大家发红包。<span lang="EN-US">
而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学成创业后又扩大了李竹妙的社会影响力,使她的生意更加蒸蒸日上,充满生气。<span lang="EN-US">
民协主席张兰芳去年眼睛忽然有病,一时经济紧张不能及时就医,得知消息后,李竹妙连夜晚从几个亲属哪里倒来1万元现金送到张兰芳手上,催她快去西安检查治疗。<span lang="EN-US">
说起给其他人的支助,李竹妙连说;“那都是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李竹妙女士的胸怀就是这样的博大和宽广,她用回报感恩社会,帮助别人,一个人尽管帮助他人的力量有限,但有了那点爱心,那种胸怀、那种奉献、那种姿态、那种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道德境界、一个人的爱心、一个人的包容和担当。<span lang="EN-US">
她的事迹引起了有关媒体的关注,有家电视台在采访播出她的作品时,把她的6件作品;“牡丹花”、“孔子”、“观音菩萨”、“琴棋书画”的“棋”等说成是澄城县的,成为一段趣谈。<span lang="EN-US">
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了李竹妙带动群众创业、就业的无私贡献,她于<span lang="EN-US">2002年<span lang="EN-US">6月被授予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荣誉称号;<span lang="EN-US">
2002年<span lang="EN-US">10月被陕西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授予为全省“百千万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称号。<span lang="EN-US">
她还光荣地参加了1999年<span lang="EN-US">8月召开的渭南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span lang="EN-US">
走民俗之路,传播地域文化
李竹妙是合阳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发起人之一,合阳县也是全省第一个建立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县,她现在是合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策划、组织、发展这个协会组织,她不图一分钱的利益,只有奉献和倒贴钱。在合阳民俗文化界人士史耀增、张兰芳、行俊肖和他本人的牵线促成下,在县城广场文化大楼专门开辟了一个展示民间民俗文化产品的展厅,让来自祖国各地的人士见识到了合阳的民风民俗,也使合阳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播出去,引起各地爱好人士的慕名前来观赏,掀起一股浓浓的“合阳民俗旋风”。<span lang="EN-US">
她无私地把自己的二十多件作品提供到合阳县城文化大楼展厅参展。<span lang="EN-US">
她和民俗代表去参加各地举办的各类展销大赛活动,都是自己掏腰包,她深知民协经费紧张,所以,从不拖累这个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组织。<span lang="EN-US">
她的剪纸作品“双凤抱喜”;面花作品“宝宝吉祥毛”;刺绣作品“八马俊图”;都分别获得2011年<span lang="EN-US">10月合阳县文广局、文化馆、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最佳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在2012年<span lang="EN-US">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和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的“合肥秦绣”博览会上,她的作品获得银奖。<span lang="EN-US">
2012年<span lang="EN-US">5月她的作品“八骏马图”和”观音菩萨”等<span lang="EN-US">4件作品成功入选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残疾人文学艺术精品展”之中,,被组委会颁发了荣誉证书。<span lang="EN-US">
2012年<span lang="EN-US">1月,她参加了陕西省民协五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王勇超在同她合影时亲切勉励她;“发扬光大,传承好民俗文化。”
如今,随着其作品和人气的名气远扬,李竹妙经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举办的展览会邀请函,而这些活动给她提供了更大的人生舞台,使她大长见识,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坚定了她走出去的开拓意识和经营意识,她带去的其他作品都获得了比在合阳收益更大的经济效益。<span lang="EN-US">
民俗研究和喜爱改变了一位农家女士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她的人生,使她走上了传播民俗文化之路,也带动了当地一大批的人士投身在这一行列,脱贫致了富。<span lang="EN-US">
正如合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兰芳女士所说的;“李竹妙为好多的下岗女工和青年就业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途径,就业的门路,就业的技术,其产生的带动辐射作用功在当前,利在长远。”
作者:成三顺<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