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阿吉拉姆的历史与今夕

2013-04-30 11:51:04 作者:编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藏戏阿吉拉姆的历史与今夕

 

\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语名“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无其他乐器,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艺术流派。藏戏演出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顿”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雄”正戏传奇,第三部分“扎西”祝福迎祥。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仅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

  一、藏戏的历史起源

  1、民间歌舞

  藏族早期民间歌舞开始带有戏剧色彩。《西藏王统记》:松赞干在颁发《十善法典》举行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

   桑吉嘉措藏医著作《亚色》对民间歌舞的形式也有:“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卓’‘鲁’‘谐’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鲁’是只唱不舞,‘谐’即唱又舞。”当时演员皆为僧人,表演时有时配上诵经伴唱,形成了哑剧性的跳神颂佛祈愿新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在乃东县哈鲁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里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组织,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相同,戴面具者也同样叫作“阿若娃”。

\

  2、民间说唱

  苯教时期,被称作“仲”的口头神话、历史传说故事已成为当时西藏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苯教已有专门从事说唱的故事师和歌唱家。在西藏历史中,历代都产生过大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被用民歌、赞词、韵句等形式把人物的话吟唱出来,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这种演唱形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也是许多民间故事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例如产生于十一至十三世纪的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其说唱性文体受佛教说唱文学的影响并有所发展,除独白和对话是适宜歌唱的韵文之外,部分故事情节的叙述也改为可歌唱的韵文,而韵文的写法采用的就是民歌体。

  此外,其他一些说唱形式,如“折嘎”(意为吉祥的祝愿)、“喇嘛嘛呢”等对藏剧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喇嘛嘛呢”这种说唱艺术对藏戏影响非常大,藏戏剧本是喇嘛嘛呢艺人说唱故事脚本。说唱艺术特点还清楚地反映在藏戏表演中,如藏戏演出时有剧情讲解人,他讲到哪、演员就唱到哪,讲解人以固定念诵调介绍后演员才上场表演。

\

  3、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

  藏史《巴协》:“八世纪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莲花生大师为调伏恶鬼所行轨仪中率先应用一种舞蹈”。这种舞蹈是藏传佛教寺院跳神“多吉嘎羌姆”(金刚舞,简称羌姆)的起源。羌姆是在原始苯教巫师祭祀自然神仪式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土风舞演变而来的新的宗教仪式舞蹈。开始羌姆完全是在寺院里为僧人表演,后来传入民间,僧俗人众均可观看,逐渐成为僧俗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宗教舞蹈。此外,在林芝还有一种与寺院完全无关的“米那羌姆”(俗人跳神)为引回“村宝”进行驱邪迎祥而创立的民间祭祀舞蹈。其中象征喜庆、幸运和吉祥的男性侍佣神跳的“波梗舞”,也被寺院跳神萨迦寺卓玛颇章“孜玛尔多加”羌姆和藏剧《白玛文巴》所吸收。

  十四世纪噶举派(白教)高僧唐东杰布(1385-1464)在云游途中于1430年主持营建了传说中西藏第一座铁索桥。在建桥过程中,他发现民工中七个能歌善舞的姐妹(有说七兄妹),遂在白面具戏基础上,吸收佛经中传说和民间传说故事中带有戏剧因素的内容编排表演节目、设计唱腔动作和鼓钹伴奏,指导七姐妹演出,借以宣传宗教,为行善修桥募集资金(行善积德)。七姐妹天生丽质、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观者以为仙女下凡,赞其为“阿吉拉姆”(仙女)。

  之后藏戏被称作“阿吉拉姆”亦由此而得名。据《唐东杰布传》载,唐东杰布主持修建的铁桥、木桥数量达上百座,码头渡口也有一百多个。而修建如此之多桥梁渡口所需资金除靠其游说化缘所得外,主要靠组织募捐演出筹集。唐东杰布又将经其发展的白面具戏带回家乡主庙迥·日吾齐寺,创建迥·日吾齐戏班,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在白面具戏表演艺术基础上,结合本地各种歌舞和古老瑜伽功术、杂技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从此,蓝面具戏逐渐形成。

  随着嘎丹颇章地方政权建立,藏戏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以唱为主,唱、诵、舞、表浑然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已经形成。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学水准的戏曲文学剧本和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在民间一些职业半职业的藏戏戏班开始出现,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艺术流派。

  4、民间故事

  《西藏高僧唐东杰布》: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西藏第一个藏戏班,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等。

  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美丽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

  二、藏戏的往昔状况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对民间著名职业半职业戏班演出的剧目,包括脚本、演出形式、唱词等审查控制十分严格;对每年参加雪顿节演出的戏班出场的先后顺序、演出剧目均有严格规定;对具体表演形式也要按噶厦的意图对每一个剧目的唱、念、表、舞、技等加以规范,凡违反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均要面临严厉处罚。藏戏艺人大都是农奴,除奉差演出外,常年要靠劳动和流浪卖艺为生。唯一受官方直接管理的觉木隆巴(蓝面具戏演出戏班),也只有可在全区各地流浪卖艺的权利,每到冬季,也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要由演员自谋生路。

    三、藏戏的今朝发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即找觉木隆巴联系,中央代表张经武和西藏工委负责人张国华、谭冠三、范明等领导先后看望了觉木隆藏戏艺人。

  觉木隆巴戏师扎西顿珠曾于1951年代表藏戏艺人向张经武等提出请求,希望正式建立革命的藏戏团,以获得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1956年陈毅率中央代表团抵拉萨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时,觉木隆巴找到代表团汇报戏班情况,并组织演出了藏戏,受到称赞。从此工委宣传部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文教处组织觉木隆巴在各种重要场合演出藏戏。西藏工委还于1956年组织部分艺人随西藏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觉木隆藏戏特技演员次仁更巴还被留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于1957年3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他主演的《西藏热巴舞》获联欢节银质奖章。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藏戏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扎西顿珠从家乡赶回拉萨,向人民政府递交报告,要求将觉木隆巴改编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艺术团体。获准后,他将流散西藏各地的四十多位觉木隆巴艺人找回来,同年八月成立拉萨市藏戏队。同年十月一日,藏戏队以剧目《文成公主》参加了庆祝建国十周年专业文艺团体献礼演出活动。

  1960年西藏歌舞团成立,藏戏团成为其中三个演出团体之一。1962年西藏藏剧团成立。到1966年西藏藏剧团陆续上演《文成公主》《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四个大型传统剧目和《苏吉尼玛》《白玛文巴》的片段;创作《解放军的恩情》《幸福证》《农牧交换》《英雄占堆》《血肉情谊》等一批中小型现代戏剧目。

  1980年年初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演出了大型传统剧目《文成公主》。同年五月,西藏自治区举办了首届业余藏戏会演,二百多位代表不同风格流派的藏剧演员演出了《卓娃桑姆》《诺桑法王》《苏吉尼玛》等传统剧目和《雪山小英雄》等现代剧。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改编排演的藏剧《朗萨雯蚌》并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文化部奖励。

 

上一篇: 本溪武社火

下一篇: 寻找远古的记忆 舟曲的“朵迪”舞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