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叙事长诗产生的历史较晚。最早流传的《马五哥和尕豆妹》从流传到形成为文字记载,也不过一百多年时间。但是,回族民间叙事诗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各族人民的珍爱,并被视为我国少数民族叙事诗中的优秀作品之一,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宗珍贵财富。
回族民间叙事诗中,最多的是爱情婚姻叙事诗。它通过爱情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回族人民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除了著名的长诗《马五哥和尕豆妹》外,还有《吆骡子》、《红杜鹃》等等都是这类题材的叙事诗。这类叙事诗几乎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悲剧色彩构成了这类叙事诗的基调,从而揭示了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意义远远超出了题材本身的范围。这类叙事诗的成就还在于,回族人民群众用集体的智慧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尕豆妹、马五哥、毛三、二旦、紫花、姑舅哥等。从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回族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斗争意志等等,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爱憎、理想、追求。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回族劳动人民的形象在书面文学创造中是找不到的,回族人民用口头创作的形式来反映本民族的生活,而且发展到用叙事诗的形式来塑造本民族的典型人物形象。
回族民间叙事诗中还有一类是歌颂回族历史人物的《歌唱英雄白彦虎》是目前见诸文字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类作品取材于真人真事,记录了回族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堪称得上回族劳动人民的史诗。此外,还涌现了《穆莎与海哲》这样的长篇故事诗,显示了回族人民的创造力。
就篇幅而言,除了如上述一些长篇叙事诗外,回族民间叙事诗中还有大量的短篇叙事诗,如《织手巾》、《相思绣》、《高三哥》、《蓝桥相会》等等。就形式而言、有的采用“花儿”叙事或“花儿”联唱的样式,有的采用汉族的一些传统山歌样式如“信天游”等,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状况。
回族民间叙事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大部分作品的基调而言,粗犷、直率与沉郁的有机结合,抒发了一种悲壮的感情。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生活画面,反映的风土人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回族民间叙事诗的现实性因素极强,除像《穆莎与海哲》那样的叙述民问故事的个别长诗外,其它诗歌,不论长篇或短篇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它的题材来自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它的人物也是取自于现实生活中,它产生的时间比较晚近。它很少受宗教的影响,因此,它的真实感也特别强。
附录:回族民间叙事诗——马五哥与尕豆妹(全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