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鹰先生,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前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上市,吴鹰本人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之一。 2006年11月14宣布离职。
离职相关 打拼了十多年后,“小灵通之父”吴鹰从UT斯达康得到的最后一份“礼物”是什么?12个月的薪水再加上今年所有的奖金。
按照UT斯达康今年年初公布的标准,该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区董事会主席兼CEO吴鹰2007年的年薪定位在55万美元。
UT斯达康公布了吴鹰离职的四条赔偿条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吴鹰与UT斯达康2006年11月14日签署的非主动离职协议补充条款,吴鹰将获得1年的基本年薪和今年所有的奖金。由于此笔补偿金将在离职之后30天内一次性付清,意味着7天前离职的吴鹰最迟将在下月1日获得超过55万美元的补偿。
作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吴鹰拥有UT斯达康一定数量的股权,这些权利何去何从自然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对此,补偿条款指出,所有授予吴鹰的股票奖励,包括无限制股权、限制股和股票购买权,都将在其离职时完全到期或可行权;吴鹰还可以在离职后12个月,或者有关股票奖励剩余期限内行权。
此外,补充条款还规定,在吴鹰离职之后12个月,或其不再符合1985年《美国统一综合预算协调法》所规定的符合健康保险的条件之前,UT斯达康将继续为吴鹰提供与以往相当的健康保险。
“我们尚不清楚补偿这件事情。”UT斯达康市场部资讯经理李兢告诉记者,一切事务都已委托伟达公关来处理。记者随后致电伟达公关,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仅表示,自己也是刚刚看到这条消息,因为消息是由外电报道翻译而来,所以补偿条款还有待证实。
在被宣布离职之后,小灵通几乎成为了“小灵通之父”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途径。昨天下午,记者接通了这个一直保持开机状态的小灵通,在亮明身份并询问对补偿条款有何看法之后,吴鹰先表示道歉,继而以“这一阶段不能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为由结束了采访,对其去向更是只字不提。
尽管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吴鹰还是在个人声明中表达了对离职一事的看法。“对董事会的决定感到非常遗憾。”
成也小灵通 败也小灵通
1989年,在纽约街头的吴鹰,颇为意外地与后来担任UT首席技术官的黄晓庆相逢,而正是这段美丽的邂逅,最终成为吴鹰人生中需要用浓墨重彩去勾勒的标志性事件。
5年后的1994年2月,黄晓庆正式脱身贝尔实验室并一头扎进由台湾人陆弘亮一手撑起的Unitech公司,而当时的陆弘亮正在美国集中精力从事通信软件的开发。后来,在黄晓庆的努力下,吴鹰、薛村禾、陆弘亮才得以有机会在酒桌上把酒痛饮,感喟“相识恨晚”。而当50%:50%的合并方案在吴和陆之间深入交流并最终敲定后,吴鹰更是将黄晓庆拉到了中国。
1996年,时任浙江余杭市邮电局局长的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时偶然发现了PHS技术(小灵通)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国搞出了小灵通。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徐曾密切接触过多家国际通信巨头,力图合作开发,奈何对方均以小灵通技术落后为由,拒绝合作,其中华为、爱立信对此曾认真做过专项研究,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正是这些通信巨头们的集体缺席,吴鹰才得以买断该技术并强势推广。1998年,在国际巨头纷纷不看好的情形下,吴鹰斥资数千万发展小灵通业务,并最终一炮打响。
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登陆当天,股价一度高冲到73美元,涨幅达278%,公司市值瞬间膨胀为70多亿美元,被纳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
吴鹰下注小灵通,居然成功了。
股市的好消息以及媒体的吹捧让吴鹰沉醉其间。天南海北飞来飞去,各种名人派对、财富论坛上总可见吴鹰的标志性身影,其气势、光环与大牌明星并无二致。
在继美国《商业周刊》2002年评定UT为全球IT100强,遴选其为全球成长最快公司之后,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将吴鹰与eBay创始人惠特曼、Google 全球副总裁Omid Kordestani、Dell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Kevin Rollins、搜狐总裁张朝阳等14人一道,给予了隆重的特别报道。
在这期名为“Tech survivors”的重磅推介中,《时代周刊》对吴鹰在小灵通技术上引人瞩目的商业贡献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推崇:“吴鹰于1998年在中国推出小灵通业务时,估计谁也不会想到,截至2003年,其用户能够突破1800万。而更为离奇的是,这种技术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问世于日本,而吴鹰愣是凭借他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学位,重新定义了小灵通概念,并以此说服了中国信产部的官员,让他们相信小灵通是固定通信业务的延伸和补充,并将该技术卖给了中国的两家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而这两家公司当时也正踌躇于没有移动运营许可证而扼腕叹息中,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时代周刊》援引某位咨询师的观点,耐人寻味地披露:“吴鹰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他总是能够将不可能的东西变得合理合法。”
但吴鹰的好梦只持续了几年,随着小灵通业务的急速落败,UT决策层宛若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从前都是将大把的力气用在小灵通上,很久以来也未曾想过今后的发展谋略,满心以为靠这一个东西就能够吃上些年月了。
处境的尴尬逼迫变局的出现,扭转颓势成为当务之急。但吴鹰的押宝心态郁结在心头化不开,其“大赌定输赢”的气质似乎已经全然融会在他的血液里:从扛着巨资砸入3G几乎血本无归,再到谋划中国IPTV版图结果前途渺茫,UT和它的精神领袖吴鹰仿佛无头苍蝇,开始到处乱撞。
吴鹰,那个被烙上小灵通标志的物质载体,此刻却再也不想提什么小灵通了。
2006年10月17日,在位于北京长安街东方广场的UT斯达康中国总公司的办公楼里,其市场总部高级投资关系经理张纯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的提问说,吴鹰确实是在这里办公,但现在去美国了,而且他经常是美国、北京、杭州三地飞,时间很不确定。在与张纯交流前,本刊记者在前台和接待小姐聊天,对方称吴总经常不在北京。
在其办公楼的几面墙上,分别摆放着UT的最新产品图示、最新产品模型、各个时期的荣誉证书和奖杯,记录着小灵通曾经的辉煌。据信产部发布的权威数字,2005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利润上涨31.5%,而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仅仅增长2%。尽管从数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长,但就行业整体而言,预期已很不看好。而UT的官方数字显示,2005年,公司净亏损4.62亿美元。2006年仅上半年净亏损就已突破3210万美元。分析人士甚至预测,2006年UT全年财报将会比2005年更加难看。
在小灵通风光不再的时候,吴鹰终于也脱去了他那一层神奇的光环。不过,对于吴鹰不再就任CEO职位一事,UT方面称,这只是公司让吴鹰承担更重要的职能,寻找公司战略选择,而不是因为小灵通的问题。
身陷泥潭
小灵通业务不再风光,吴鹰开始了新一轮的赌博。他频频在WCDMA、CDMA2000、IPTV等业务上下注,希图扳回败局。但这一次,命运之神显然没有再次眷顾他。
对吴鹰下注IPTV一事,号称“拼命三郎”,对吴鹰了解甚深的周韶宁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的时候说,“没错,IPTV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有待探索,标准也不确定,监管也有问题,到大规模应用可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量投入可能会有风险。”周韶宁曾供职于UT长达9年,当时与吴鹰、黄晓庆并称UT中国的三架马车。对于这个说法,UT斯达康称,经他们核实,这一本刊记者与周的对话被称为断章取义,严重违反被访者初衷。但可惜的是,他们是如何核实的,UT并未明言。
原供职于摩托罗拉、现为摩托罗拉旗下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亚太区总裁的关永祺,曾经专门负责PHS技术在日本的研发推广,但PHS业务后来被摩托罗拉果断砍掉。
2006年10月19日,北京和平里中街乙十六号商务会所,关永祺接受了《IT时代周刊》的独家专访。
关永祺对本刊坦言:“当初拜托罗拉在日本也发展小灵通,但后来我们彻底退出了。因为那时候日本政府认为,这个技术已经面临淘汰,技术应该往高处走,而不是相反。我一直密切关注UT和吴鹰的发展路径,我也曾看到,吴鹰把这个东西拿到中国来,做得很好,我可以祝贺他,但我们不会去做!”
“小灵通是一种很特别的产品,但不是一个长远发展的方案,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一个特定的机会,它冒了出来而已。即使你在几年前问我,飞思卡尔要不要上一个小灵通芯片项目,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尽管你可以说,靠这样一个不能维持长久的方案,UT斯达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 关永祺对小灵通的发展轨迹基本持否定的态度。
而多位专家在和本刊记者谈及UT和吴鹰时,都表达了惋惜之情。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范围经济”,把几乎全部的力气投注到小灵通上,最后当小灵通业务呈现发展迟滞征兆时,再提转型,在时间上已经晚了好几步,处境自然不利。
转型往哪里转,又是一个问题。先是投3G,从WCDMA到CDMA2000,再到IPTV,给人的印象是急速冒进、杂乱无章。在3G领域,企业进入很多,诺基亚、爱立信、北电、华为几年前早已安营扎寨、厉兵秣马,在终端设备上拥有明显优势。
值得一说的是华为,它是一个与UT截然不同的企业,几乎通信领域的所有分支技术华为都有涉及,是产品线完备的一个典型,在各个领域与国际一流企业展开全球性竞争。所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UT似乎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已经公开的消息是,很早以前中国电信就已经与爱立信签署协议,就3G技术设备进行合作。广东移动也很早就提出决定采用爱立信的3G设备,而此时的UT却还在如火如荼地拼杀小灵通。在这样的情形下转型做3G,从时间和整体氛围上讲,对UT已经很不利。
一位接近吴鹰和UT达数年之久的内部人士对《T时代周刊》记者透露,由于当初吴鹰做小灵通做得很强势,分抢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饭碗,曾经给两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UT一度与两者关系很僵。所以,就3G业务,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领导都曾拜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均盛情接待,唯独吴鹰吃了对方的闭门羹,再加上3G迟迟不发牌照,UT更是雪上加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在小灵通业务上的深度合作,UT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话运营商积累了不错的关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力推小灵通实属迫不得已。因为没有移动GSM牌照,小灵通又属于固网通信,所以便只能找小灵通这一仅有的途径去拓展业务,除此没有其他任何选项。
董事会否决了吴鹰的全球CEO
小灵通的战略失误所造成的公司与个人的窘迫心境,一度让吴鹰回忆起当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那段经历:在被贝尔实验室开除出局的一刹那,农民出身、勤恳治学、一步步走到当下的吴鹰顿时泪流满面。强大的自尊心燃烧起来的是无比高亢的斗志,吴鹰隐忍并坚强地搜寻着可能成就事业的一切线索,直到发现了小灵通。
吴鹰曾经掷地有声地表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才能判断出谁是man,谁是boy!
吴鹰试图凝聚全身气力扭转颓势。在转投3G深陷无底洞之后,他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IPTV!
事实证明,他又错了。
身处漩涡之中的UT首席科学家杨景,不得不对IPTV加以褒扬。他表示,IPTV是消灭数字鸿沟、实现全社会信息化的最有效途径。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要给IPTV捧个场,那样UT也能好过些!
股价一挫再挫,亏损无边扩散,UT董事会眼睁睁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司股票,如今变得如同大白菜一样被低廉抛售,心中自是焦虑万端。更有分析师表示,UT股价在5美元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固定资产在不间断地无形流失,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倍受打击,高管跳槽风波愈演愈烈,而更为重要的是,股民的集体不买账已经凝聚成为公司内部的巨大压力。
一向只负责资本层面,并不实际操作中国业务的UT董事长兼全球CEO陆弘亮恼了。当时透露出来的可靠消息是,从2007年1月1日起,由UT独立董事Tom Toy担任公司董事长,陆离职后仍将担任公司战略顾问,但全球CEO将不再考虑吴鹰。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采访中,吴鹰曾经透露,自己虽然很早以前就曾被陆老板“钦点”为全球CEO(公司也作过公告称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由吴鹰担任全球CEO),但总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有差距。但当2006年5月陆老板决定辞职并继续委任吴鹰时,吴鹰开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了,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如今老板的脸色变了。
行业资深人士何涛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深刻剖析了陆与吴的复杂关系。
据何涛讲述,陆弘亮是一个非常好相处、非常大度的人,更是一个可以做哥们、值得托付的人。早在与吴鹰合作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陆在美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只是国内对此关注度不够。直到吴鹰和小灵通在国内的一路高歌才促使大家发现,原来在吴鹰和小灵通背后还有这样一个精明的战略投资家在整体策划。
“我的弱点也是我的优点,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很多时候我明明知道某个人借钱有去无回,但我还是要帮他。别人都说我太天真。”总是保持一脸笑眯眯表情、曾经创办过3家公司且深谙硅谷创新机制的陆弘亮,这样对自己人格作剖析,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是针对吴鹰的意思。
对于这个结论,本刊向UT斯达康求证时,UT只是表示结论错误,但具体是哪错了,并未向本刊明言。
诸多分析人士在与本刊记者交流时都流露了类似的观点:陆弘亮在UT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人,至今无人能够撼动。UT董事长陆弘亮和董事会为什么要否决吴鹰的职位?其实无非是给股民一个交代。
固执的性格害了自己
UT走到了尴尬的悬崖边上,无论怎么走,都很危险。
自诩“60分的能力,80分的舞台”的UT,处处宣扬尊重人才的“一团和气”,但其实不然。
某位UT前员工对《IT时代周刊》讲,当初见到大胡子的吴鹰,并认真聆听了其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宏大解读后,当即感叹自己“找对了领头羊”。但承认“理想高过现实”的该员工,却在具体工作中,逐步修正了自己从前的观点,而且后来随着UT整体发展多次遭遇掣肘,“吴鹰在UT的标杆作用已大幅度退化”,而其内部机制也凸现了重重漏洞。 公司领导的个人意志往往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最终走向,是否善于采纳下层员工的可行性建议非常关键,吴鹰和他的UT从企业战略上来说,似乎并没有理顺这样一个基本关系。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连福表示,作为小灵通精神象征的吴鹰,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但从小灵通一夜成名后,他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人如果一度财力膨胀,性格往往扭曲,自己认为无所不能了,别人的正确建议都听不进去了,一切自我说了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单一的市场、单一的产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做高科技产品的企业而言,是最危险不过的,而吴鹰却偏偏固执地走到了这一步。
消息灵通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不论UT是否“改嫁”,吴鹰这次铁定是要离开UT了。只不过,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吴鹰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UT董事会最新调整下达之前,紧密配合其他同事以及美林证券,站好UT最后一班岗。而在此关键时刻,吴鹰需承担相应责任。之后,UT斯达康向《IT时代周刊》回复,认为这是商业谣言,公司早就公开辟谣,并掌握了谣言出笼背景。但让记者感兴趣的是,谣言的出笼背景是什么,UT并没有透露。
10月27日,一位UT在职员工在多次表露“千万不能署名”后,终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深入交流后,该员工就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和吴鹰离职传闻,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他说:“其实, UT内部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动荡了,原因有两个。首先,大家心里一直都绷着根弦,而且不论基层员工还是中层领导,都很惶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公司运作的整体不景气极有可能再度引发大规模裁员。再者,整个公司从上到下,无论在杭州、深圳、北京还是在美国加州,在尚未传出正式消息前,就已经对吴鹰的去向猜测纷纷,而其中,除一部分高层在私下表示过吴鹰将要离开的消息外,更多人听到的却是:吴鹰即使不走,也会被降职处理,很有可能调离北京,去杭州负责研发、生产,但这样的任命,对好强的吴鹰来说,接受起来很不容易,是否接受这样的任命非常难说,所以,离开的可能性非常大。”对于UT员工的这段采访,事后本刊向UT求证时,却仍然被UT定义为谣言。UT在回复本刊的意见函中,表示愿意真诚地与媒体沟通,但当本刊记者与UT方面进行沟通时,得到的却不是这个结果。
在发展战略上饱受重创的UT,这个号称“东方智慧,西方创新”的国际“大”企业,再度面临艰难的选择。
精于交际、口才超人、融汇中美文化于一身的吴鹰,被尴尬地丢在死寂、灰暗的世界里。
上一篇: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
下一篇: 柳传志:中国联想集团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