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民间笔王”亟盼传承人
2013-04-03 12:00:12 作者:孙书贤 来源:平顶山晚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郏县王集乡步店村的郭富生老人,14岁开始学习制作毛笔,在我市享有“民间笔王”之誉。7月9日记者前往采访时,已90岁高龄的郭富生老人虽已不能再亲手制作毛笔,但提起制作毛笔,依然双目有光,叹息制作毛笔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亟待传承人让郭氏制笔传承下去。
据郭富生老人介绍,他的曾祖父早年在湖北荆州开设了一家名叫“天禄”的书店,当时的书店不仅做毛笔还经营出版图书印刷。民国时期,达官贵人们竞相购买“天禄”所做的毛笔。老人从14岁开始学习毛笔制作,19岁时被迫到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当时国民党12军后勤处有一个“复兴合作社”,是专门制作毛笔的,老人就在合作社任经理,负责制笔工艺。1945年春,当时的国民党要员、民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于右任到“复兴合作社”视察,对老人做的笔大加赞赏,并与他合影留念。淮海战役后,老人跑了7天7夜才回到家里。新中国成立初,老人曾在合作社里做毛笔,后来不到一年,合作社就垮了。
1983年,郭富生重新开始做笔。老人按照祖辈传下来的工艺制作毛笔。这种纯手工的毛笔在制作时,大毛笔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小毛笔一天可做10支。材料主要是采用湖北、湖南、上海等地的山兔毛、马蹄毛、牛耳毛、海豹毛、山鸡毛、孔雀毛等。上好的羊毛是上海的崇明岛产的。因那里水草好,所产的羊毛最长有7寸,用这种羊毛掺上其他贵重的原料毛精制而成的毛笔,非常润滑。
据老人介绍,制作毛笔有100多道工序,选毛、掺麻、拉梳毛、择笔几个环节最为重要,有“掠笔如号脉,择笔如看病”之说。
老人说,80岁后,仍然一人制作毛笔,但卖出去的毛笔很少。“过去笔墨纸砚是学子们必带的文具,而如今很多学校都不开设书法课了,买毛笔的人也越来越少。”老人叹息说,他早几年卖毛笔时,背着百十支毛笔跑上四五天还卖不掉。为了传承手艺,他先后收过6个徒弟,却都未学成半途而废了。最后,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小孙子身上,可如今这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如今,他已90岁了,虽然行动不便,可心里依然希望有人能够前来学习毛笔制作技术,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