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驻高淳的办事处旧址
老街人家
高淳老街位于江苏省高淳县城淳溪镇西南部,是淳溪古镇的中心街区,紧邻官溪河。官溪河是淳溪镇的主河道,是沟通太湖和长江水系的重要水道,又是苏南与皖南进行大宗物资交易的集散地和经济命脉。
虽然高淳于明代正式设县,但是高淳的历史却非常悠久。1997年,在距离老街直线距离仅8公里的薛城发现了距今约63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距今5500年至6000年,时代和文化性质接近于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二期,这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宁镇地区和安徽省东南部的古代文化;而下层距今6000年至6300年,时代与文化性质接近于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中晚期。薛城遗址是南京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古村落基地。
春秋时期,吴楚在此呈胶着状态。公元前541年,吴王余祭于濑水之滨筑“固城”(今固城湖侧),此为高淳建城之始,比楚威王在南京建石头城金陵邑(公元前334年)还要早208年。公元前535年,楚克固城,楚平王在此大建行宫。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采纳伍子胥的建议,开凿胥溪河以运粮,大破楚国,重夺固城。吴楚相争的历史,清楚表明了高淳东来西往、兵家必争的重要地位。
据史料记载,明代首先沿官溪河产生了官溪路,进而逐步向内陆推进,产生了陈家巷、傅家巷等与官溪路垂直分布的小巷;再进一步,著名的高淳老街应运而生,成为这一街区的中心街道。
老街在明清时称作“正仪街”。民国改元后,改称“中山大街”。以后几经改名,现在仍叫“中山大街”,不过,当地人习惯称为“老街”或“一字街”。此街在明清时期全长达1135米,现在保留下来的约为505米。老街街面宽3.5米左右,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整齐美观,色调和谐。
早在南宋时期,这里便商船云集,成为商品集散之地。明清时期,在官溪河西部有历史上著名的“徽商”活跃,东部是全国手工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东西方的交流,徽州文化与吴文化交汇,带来了淳溪镇的一片繁华。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这条沿着官溪河蜿蜒的铺满胭脂石的老街,商业达到了极盛。
儒商赵庄与“东阳杂货店”
赵庄是清朝末年淳溪镇人,其父在高淳老街经营一家小商铺。赵庄自小饱读诗书,光绪十一年考取贡生,但他很早就看清科举在当时已是死路,于是断然放弃仕进,在老街单独开设了一家“东阳杂货店”,用心钻研经营之道。他认为工商业可以救国,于是和各界工商人士保持密切的关系。他生有5个女儿,其中4个嫁给了商人。
自民国六年到民国十六年,是“东阳杂货店”的鼎盛时期。店面从王家巷发展开去,其经营项目有油、糖、糕点,并有专业糕点坊,以“软香糖”最具特色,还有香油、红枣等多种副食品、日用品。除杂货以外,并有酱坊。“东阳杂货”的店面并列约20间,前后二进或三进,并按各类商品设立门市,在高淳商界中首屈一指,赵庄成为当时最大的实业家。
民国十六年赵庄去世之后,其子赵宗振执操“东阳杂货店”。但因守业不精,生意逐渐箫条,家宅“赵厅”售给杨氏人家,改称“杨厅”。
如今,高淳老街106号名为“杨厅”的建筑就是赵庄的故宅。从这座建筑宏大的规模、精美的装饰中可以遥想当年一代名商的风采。
“江南圣地”的由来
高淳县有一个优雅的别名,叫“江南圣地”。如今刻有“江南圣地”的牌坊就矗立于老街路口。相传这一美誉还是200多年前,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时亲口赐封的。
乾隆皇帝曾多次下过江南,足迹遍及太湖流域、苏杭二州,他游历过江南无数名山大川,为什么独把“江南圣地”这一美誉赐予高淳呢?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成为至今尚无定论的一段“公案”。
有人说,当年乾隆皇帝从金陵秦淮河乘船经溧水胭脂河,进入高淳境内后,只见石臼湖上万顷碧波,水天一色;河汊纵横,芦苇丛生;游鱼戏水,飞禽成群;龟蛇对峙,妙趣横生;渔帆点点,渔歌阵阵;群山绵延,郁郁葱葱。真是“山映水中水壅山,蓝天摇落碧波间”“风摇树形丹青画,夕照鹏池绿柳斜”。乾隆皇帝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源,对这里的旖旎风光赞不绝口,连称这乃“江南圣地”也,江南圣地由此而得名。
也有人说,乾隆皇帝听说大圣先师孔子曾到过高淳,才把“江南圣地”的美誉赐给了高淳。相传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一天,他兴致勃勃地登上梁山(又名绵山),端坐在一块巨石上,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柔和阳光和清新空气。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将梁山更名为游子山,将他坐过的那块石头叫做“夫子石”,此石至今尚存。乾隆皇帝听完这一故事,笑了笑说,高淳乃是孔圣人到过的地方,真不愧为“江南圣地”。
还有人说,乾隆皇帝得知高淳出了许多圣贤之人,才把“江南圣地”的美誉赐给高淳的。早在南宋年间,高淳就出了著名的贤臣叫魏良臣,官至参知政事。他先后两次出使金国,在金人面前慷慨陈词,大义凛然,痛斥金国侵犯中原的卑劣行径。还是在南宋期间,高淳吴氏一门出了三位进士,史称“吴门三贤”。明嘉靖至万历年间,高淳凤山又出了“韩门三进士”。他们为官皆清正廉明,情系百姓,被视为“青天”。乾隆皇帝听了这一个个忠臣良将的生动事迹,赞叹不已,感动万分,连声说道:“高淳人杰地灵,真乃风水宝地,出了这么多国家栋梁之才,堪称‘江南圣地’也。”
让日寇断魂的关王庙
高淳老街上有一座著名的关王庙,供奉武圣人关羽。老街至今流传着一则“关公显神威,吓死日本鬼子”的故事。
1937年12月,日军经安徽宣城水阳镇侵入高淳,烧杀掠抢,使安静的小城陷入战火之中。某日,日军一少佐率队砸开高淳老街关王庙大门,冲进大殿,哄抢了供桌上的银烛台、铜香炉等祭器。一个小鬼子爬上神座,想扯下关羽塑像盔甲上的贴金饰片,手刚搭上神像膝盖,原本坐着的关公像突然站立起来,两眼怒视、炯炯有神,又烟尘飞扬、呼呼作响。小鬼子吓得两腿一软,仰面跌下,后脑砸在殿柱石墩上,脑浆迸出,当即毙命。原来这座关公神像是民国初年高淳著名木匠李先春用沉香木雕刻而成,由于制作巧妙,关公的关节可以伸曲,活动自如。
如今,街上的人们守着这些传说与老街一同静观时间的流淌,安宁祥和。逢着当地的集体节庆,老街又是另一番欢腾的景象,就这样,古老的街区与日新月异的人们共同体验着喜怒哀乐。
(兰 林)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