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工艺知识

战国晚期三孔布

2013-02-02 15:39:07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战国晚期三孔布

   \

战国晚期三孔布(反面) 

\
战国晚期三孔布(正面)

  □文/图 张彦彦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有一枚珍贵的战国晚期的三孔布,长7.4厘米,宽3.5厘米,这种布币铸量极少,流通区域狭窄,故很难发现,极为珍罕。

  三孔布是战国晚期流通于赵国及原中山国地区的货币(即今河北省及周边部分地区,邯郸为赵国都城)。该币形制特别,为圆首、圆肩、圆裆、圆足,并有明显外廓,首部及两足皆有一圆形有廓穿孔,故名三孔布,是我国最早的带有纪重或纪值铭文(铢或两)的钱币,对后世影响很大。该币按背文分大小二等,形制和纹饰相同,均为正面模铸地名,背面腹部模铸纪重和纪值文字,大者背文“两”,小者背文“十二朱”。朱者,铢也。《孙子算经》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二朱既为半两。面文有二十余种,经考证多为赵国地名。

  由于三孔布出土极少和史载阀略的限制,前人对三孔布的研究考证一直未获大的进展、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三孔布的零星出土和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三孔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但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逐渐形成三家之说、即三孔布秦国说、赵国说和中山国说。根据对三孔布面文的考证,笔者更倾向于赵国说,但孰是孰非,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与研究。

  三孔布在二百多年前已得到泉家的重视,在嘉庆年间金石名家初尚令著的《吉金所见录》中已有刊载,但一直以来实物却发现不多,昔日泉家得三孔布者如获至宝,极为珍视,大多秘而不宣,同时三孔布以“铢两”纪重纪值,开秦汉及其以后“铢两”币之先河,所以为历代泉家所推崇,名列古泉五十名珍。 (作者系大唐西市博物馆馆员)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