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工艺知识

姑苏城内玉玲珑

2013-02-02 15:39:07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姑苏城内玉玲珑

天禄瑞兽
 
 
天地乾元气宇和
 
 
玉雕行当中,素有北京工、苏州工、扬州工、上海工之分。苏作,由古至今,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京城家门口能同时看到十几位苏州玉雕大师的作品该是何等的福分。近日在爱慕美术馆举办的“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晋京展”上,杨曦、蒋喜等14位工艺美术玉雕大师的作品让京城的玉雕爱好者叹为观止。
苏州从清中期开始,就是中国最著名的玉雕加工中心。据说,当时扬州的工太过细致,大多是镂空雕,乾隆很是不喜欢。宝贵的玉都这样白白地切掉了,乾隆以为,这伤了玉的神。由于乾隆喜欢苏州的雕工,从那时起,苏州取代扬州,成为玉雕最重要的加工中心。 《天工开物》中“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就是其真实的写照。在苏州琢玉历史上能工巧匠辈出,尤以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陆子冈为最,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
至清乾隆,苏州琢玉作坊已达八百三十多户,到处可闻一片“沙沙”的琢玉声。而阊门吊桥两侧的玉市更是担摊鳞次,铺肆栉比。乾隆帝曾赞曰:“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当时琢玉行会就设在周王庙,每年阴历九月十三至十六,全城大小近千家玉器作坊都要拿自己最精心的杰作作为祭祀的供品去陈列。届时,同业相互观摩,各路客商云集,市民争相观摩,热闹异常。
清纳兰常安《爱宜室宦游记》载:“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其曰鬼工者,以显微镜烛之,方施刀错。其曰水盘者,以沙水涤滤,泯其痕迹。凡金银、琉璃,绮、铭、绣之属,无不极其精巧。概之曰苏作”。明清时期,苏州的玉石雕刻达到了同时代所有人艳羡的高度,堪称同行业的翘楚。自此,“苏玉”逐渐形成了“空灵、飘逸、细腻、精巧”的艺术特色。空灵,即疏密得当、虚实相称;飘逸,即清新雅致、线条流畅;细腻,即八面玲珑、琢磨工细;精巧,即构思奇妙、意蕴无穷。
苏州工匠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巧”是构思奇巧,特别是巧色巧雕尤其令人叫绝;“灵”是灵气,作者有灵气,作品有灵魂;“精”是一刀一琢皆精致细到。由于近现代以来玉雕工具的不断改进,更为玉雕的精工细作创造了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条件,因此无论圆雕、平雕,都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特别是苏州的薄胎器皿件,充分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其更加华美而精巧,成为“苏作”细作工艺的扛鼎之作。
“苏工”玉雕作品以小件为主,瓶炉、人物、花鸟、走兽无所不能,剔地阳纹、浅刻阴纹和镂雕工艺是苏工的传统技艺和特色。参加本次晋京展的14位玉雕名家是当代苏州玉雕的代表,他们之中既有名闻遐迩的行家高手,又有初露头角的青年才俊。玉雕大师杨曦的作品充满个性,却不过分张扬,作品《水乡谣》中的江南女子,将杨曦的美学观诠释得淋漓尽致。润洁的白玉,犹如江南女子晶莹如雪的肌肤,白,而不透明;滑,而不油腻。一袭长发萦绕腰间,深情一望,似在凝视远处的烟雨楼台。蒋喜的作品在传统气息浓郁的造型之中,透出新鲜强烈的时代精神。此次参展的玉器精品无不以其精巧的构思、丰富的寓意、精湛的做工凸显出当代苏州玉雕独特的艺术创意和精美细巧的地域特点,是当代苏州玉雕技艺不断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苏州 作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