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看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窑也应如此,不可随意小觑。如湖北孝感马口窑,属地方民窑,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认为它的历史短,生产的是日用品陶器,价值不大,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其实自明清以来的民窑中,它是十分重要而且独树一帜的。它烧造的产品是相当有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的。
马口窑地处长江流域中部地区,为湖北孝感市境内一座典型烧造陶器的民窑,据考,马口窑自明代隆庆元年(1567)延烧至1990年,历经四百多年不间断传承,生产了大量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日用艺术品,而且品种繁多,涉及乡村及城镇百姓方方面面的实用性器物,服务于广大的社会层面,因此,它是研究明清以来社会百姓生活方式的最佳素材,也是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在这里特介绍我县收藏协会副会长聂胜先生前些年所收藏的两件马口窑烧造的黄釉剔花人物图陶瓷坛,它以一种质朴的风格和独特剔花工艺,闻名遐迩。两件器物型制、釉色、大小基本相似,只是人物图案纹饰有别,特别是其中一件更加引人注目,通高36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5厘米,圆口,矮颈,圆鼓筒形腹,折肩,饼形,底微内凹,无釉,胎质坚硬,厚重,通体黄釉剔花工艺,简洁明快。肩部为如意纹,腹部周围有四个人物纹间以万字格纹,其人物形象似仙若神,富有浓厚佛教文化的韵味,形象栩栩如生。(上图)
至于这件坛上人物画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何说它是属于马口窑产品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初步考证;一、从四个人物形象上看,应为《封神演义》里的人物故事,指的是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的四大天王,反映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内涵。二、在剔花工艺上,它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磁州窑,一直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湖北孝感马口窑又有了传承和创新,显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所谓剔花工艺是施化妆土,按图样用竹刀(或金属刀)在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再施釉烧制而成,富有一种浮雕式的立体感。三、由于马口窑陶瓷多采用当地特有的红黏土,土质细腻致密,产品敲击铿锵有声,而且有耐腐蚀性、渗漏性的特点,深受当时群众欢迎,多作为腌菜用具,故又叫“泡菜坛子”,被誉为“农家乐”。特别是马口窑剔花工艺,制陶艺人擅长信手挥刀,在坛面上飞快地刮剔出各种花卉,人物装饰图案,形象生动,其刀法老练,虚实相生,简洁大度,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前些年有一件“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马口窑黄釉剔花坛子,还在国际上得过金奖。2000年中央电视台《鉴宝走进孝感》节目,这件坛子还被评为地方国宝。
总之,马口窑烧制的这类黄釉剔花陶瓷器,富有一种质朴美、简洁美、工艺美、意蕴美,在陶瓷大家族中,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世无争,服务大众,广受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真可谓:“不去殿堂争宠幸,愿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说,难能可贵的是它既有特有的地方性,同时又有深厚的人民性,我看,这一点应是其他陶瓷器所望尘莫及的。(周卫国 宋康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