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作伪现象往往集中于那些稀有昂贵的品种,比如鸡血石印章或名家作品。
造假手段
“虽然目前印章作假的手法并不高明,但上当受骗的藏家却并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篆刻艺术本身晦涩难懂,藏家除了需要精通书法、绘画、雕刻工艺之外,还要对古代书体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古玩商杨华告诉记者,“印章造假比较容易辨别的是翻刻。伪造者按照书画上的印章摹刻出同样的款识,不过这种方法做出的印章很难做得流畅贯通、一气呵成,最容易被识破。因为翻刻的手法再高明,在细节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更无法模仿真品的神韵。前几年比较流行假借名家字号凭空捏造出一方印章。这种假印章源于杜撰而无从考证,会给刚刚介入印章收藏的买家造成一定的困扰。这就要求藏家对印章发展的脉络以及典型作品、代表人物具有一定的认知。某一段历史时期的印章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某位名家的作品也肯定彰显其个人风格,而作伪者常会不自觉地将其个人惯用的技法流露出来。”
随着印章市场价值的不断走高,高科技也被应用到了印章造假上。“作伪者将印章样本打印之后再复制到锌版上,并以酸性溶液腐蚀最终制成假印章。这种高科技造假形质逼真很难辨别,唯一的缺点是不够自然生动。”杨华说。
“目前市场上赝品最多的是鸡血石印章。”杨华告诉记者,“我参加过一些鉴定活动,越是材质昂贵的鸡血石、田黄石印章赝品越多。曾经有一位藏家拿着他50万元买来的一对鸡血石印章让我鉴定,虽然这对印章的血色鲜艳漂亮,但色彩浮于表面不够自然,血色是人为做上去的。还有将牛油石冒充田黄石的,这些赝品与真品的价格落差很大。”
真伪辨别
对于老印章的鉴别,仔细观察包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老印章经过藏家多年的把玩,表面光润色泽温和,而人为做旧的印章表面则生涩呆板。其次各个时期的篆刻技法也存在差异。比如明清时期,刀法讲求稳、准、狠,各流派风格差异明显。所以藏家需要掌握一定的印章知识,特别是名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风格。第三,印章钮制的刀法也是辨别真伪的关键所在,明清印章钮制往往打磨得非常精细工整。”杨华说,“赝品古玉印也是造假重灾区,需要藏家格外关注,一旦看走眼,经济损失巨大。这些假玉印不但玉质优良篆刻规范,且形神兼备,欺骗性较高,在鉴别时要从包浆、字形、意境和打磨工艺等方面综合判断。”
针对新印章的收藏,杨华认为掌握印石知识尤其重要。近几年,假鸡血石、假田黄印章充斥市场,造假者以火烤、水煮、化工液体浸泡等手段制造各种名贵材质,甚至还有将磨碎的石粉加颜料后重塑成鸡血石的现象,所以买家应该掌握一定的石材辨认技巧,多接触实物真品,要能够识别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