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工艺

明清故宫 汉族宫殿建筑的代表_中国网

2013-01-31 20:11:35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明清故宫 汉族宫殿建筑的代表_中国网

[故宫全景]

故宫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富有生活气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来源:中青网)

备料十年 修建四年

故宫的建造始于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建成。故宫建造,主要是材料的整理,特别是木材,它主要用了很多楠木,产自四川湖广一带。楠木从深山被砍伐出来之后,要扎成木筏子,通过江河水运过来,费时很长,有时需要三四年时间,所以备料就用了10年,真正修用了不到4年。

有人专门算了算,故宫一共用了8000多万砖,其中两种砖特别重要:一个是城墙外面包的山东临清的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每砖重24公斤多;再就是金砖,故宫三大殿都是金砖,金砖是用太湖的泥做的。太湖澄江泥经过加工,入窑以后用火烧一个月然后再烧一个月最后再用松子烧一个月,整个过程要360天,包括火候等各个环节都是要求相当严格。故宫博物院前几天收了700多块金砖,个人收藏的,我们平均下来一块砖就出了8000元。

当时参与建故宫有一技之长的大概有10万多人,前后民工算下来总共有100多万,还有著名的设计师、工程师,历史记载还有越南的匠人参加。

建筑反映礼制

故宫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规范等级、制度文明,反映了皇权至上的伦理思想,是皇权语言最集中的体现。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居都城中央,“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

礼制,主要是以建筑物的规模、形式甚至色彩和装饰的差别体现出来。如太和殿,是整个宫殿区和整个北京城的构图核心,它的体量使它显得非常凝重稳定,象征着皇权的稳固。3万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广场,基调是在庄重之间蕴含着灵活,也蕴含着泱泱大国的气概。

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得到运用,主要体现在方位的选定、环境的处理以及建筑的装饰上。像三大殿为土形,比喻王者最终统治天下,凡是属于文化方面的宫殿及设施都列于东侧,历代太子宫殿也在东侧,俗称太子宫、东宫。寿康宫、坤宁宫等等都是在西侧,俗称“寡妇殿”。手法是比较含蓄的,也不一定很科学,但是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中国经济网)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