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沿续着。
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的最大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 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蒙恬制笔的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蒙恬在浙江湖州制成笔,现今有汤建驰、姚新兴、钟伟今、陈云琴和费三多等几种民间传说的版本,连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土特产传说》一书中,都是这么说的。那么,是子虚乌有呢,还是确有其事?
据《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恬祖父、父亲皆有战功为将蒙恬初为书狱典文学,这官职是管理监狱判决书之类的职务。“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此时官职又高升。内史之职,是管理朝廷文件的官员。”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成为守卫长城的军事长官。可不久,“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巡视全国,命蒙恬为“通道”,开通道路,即开路先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巡视全国时到过湖州:“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行至云溪望祀虞舜于九疑崇山,浮江下,观籍河,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塘, 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对琅邪。”这段中的“还天吴”的“吴就是当今湖州。
《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籍,就是项羽,秦末,项羽在湖州起兵,曾打扶苏的旗号,那么做为扶苏亲信的蒙恬,也可能潜逃暗藏在湖州,因为还有蒙恬劝太子不死的记载。
以上记载可知:秦始皇巡视天下,途中到过湖州。蒙恬作为“通道”护驾,有可能来过湖州。
唐代文学家顔真卿的《项王碑阴述》中说:“西楚霸王当秦之末,与叔梁避仇于吴,盖今之湖州也。”今湖州还有“掩浦”,又称“项浦”之地,就是项梁掩项羽口之地。这在《湖州府志》上记得清清楚楚。项浦在今湖州南皋桥一带。秦始皇病故后,秦二世、赵高篡夺帝位,太子扶苏自杀,同时也逼蒙恬自杀。蒙恬起先不愿死,“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乃吞药自杀。蒙恬一死,卜香莲带着幼子蒙颖,由门客卜 ,沈且二人陪伴返回故里隐居下来,也有一种可能,蒙恬未随太子自杀而随妻子潜入蒙溪,将制笔的技艺传授给乡民。湖笔业就此在湖州善琏落根。所以项羽后来在湖州起义,也借助于扶苏和蒙恬这位重臣声望。
又有《归安杂录》载:“善琏古称蒙溪。相传秦始皇东巡稽(今绍兴)、邮拳(今嘉兴),命护驾大将蒙恬屯兵游城,镇搞吴越。蒙纳卜夫人,随征塞上。卜夫人,宇香莲、贤而慧,取羊毛、兔毫制笔、书于帛,仕尉皆颂其才。后蒙恬遇难,夫人携幼子颖,由门卜迁,沈且伴归故里隐居,授乡民以制笔三技。汉武帝时缢封蒙恬,立祠以祭,称其地为蒙溪。”
当时可能由于某种机缘与蒙相识,卜香莲“贤而慧”,蒙恬仍长城,卜香莲长到达长城.蒙恬批阅公文,需笔书写.但那时的笔,是把竹杆端部劈开,笔头夹在中间,用丝线缠牢后,再涂上漆。卜香莲看到丈夫书写不方便,于是将笔改进,成为"以柘木为骨,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蒙恬一使用,果然书写方便。就很快推广到仕尉中去,将尉大夫们也齐称颂卜香莲。但当时卜香莲只是一家庭女妇,无名无望,于是将造笔,即为改良笔的功绩,归属于蒙恬名下。
湖笔的诞生与成名
湖州历来是东南形胜之地,历代才子迭出、文风不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轼、王十朋等都曾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兴、张僧繇、贝义渊、朱审、释高闲、徐表仁、燕文贵等湖籍书画俊才;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余年,用败的笔头积满五簏,葬之“退笔冢”。他们的书画活动,必定带动湖州的制笔业的兴起。
南宋时期,湖州是士大夫们息影山林的首选之地,他们及附庸的文士们哦咏苕霅之间,唱酬青卞之下,带动了文房用具的发展;书风的流变和泼洒写意的文人画影响了毛笔的笔料由以兔毫为主转向以羊毫为主;宣州地近宋金边境,在元兵入寇前的一二百年间,可能已有部分笔工已南迁至宋都临安左近的湖州。这一切,为湖笔的孕育准备了外部环境。
宋元在江淮之间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锯争夺,宣城为之凋敝,笔工走避江南。而湖州则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南迁的部分笔工徙居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生,并以他们的需求改进制笔工艺,湖笔就此诞生。
湖笔的蜚声四海,当始于元。钱舜举(钱选)的画、赵孟頫的字、冯应科的笔被并称为吴兴三绝。随着赵字的雄踞海内、朝野交誉,赵孟頫手中那枝握笔终日、日书万字而不败的冯应科“妙笔”,令名便不胫而走,深入人心。有元一代,湖州制笔能工迭出,冯应科、沈日新、温生、杨显均、陆颖等十余人留名史卷,“湖笔”之名就此奠定。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成祖朱棣再迁于北京。文化中心的北迁,使力图善价而沽的湖笔能工们驾起一叶扁舟,入京售笔。当时主修《永乐大典》的解缙等人,对陆颖、陆文宝、徐原珪、施廷用等人的佳制激赏不已,纷纷为之赋诗作文加以咏赞。其后,善琏笔工便逐渐散布于大江南北、京师通衢,虽离土而犹重迁,“湖笔”之名,世代不易。对有关文献记载进行粗略统计,先后开肆外埠的湖笔名店计有:北京戴月轩、贺莲青、李玉田;上海杨振华、李鼎和、周虎臣(一说属宣笔)、茅春堂;苏州贝松泉;扬州兴散寺;天津虞永和等。源源输出各擅绝技的笔工和各色等第的湖笔、笔胚,维系着“毛颖绝技甲天下”的胜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