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买奴契约》文书为函牍形制,由匣盖和底托两部分组成。匣盖中部有方形凹槽,匣盖和底托中部各钻有两个小孔。封缄时,以绳索穿过底托和匣盖的小孔,于凹槽处打结并压上封泥。今封泥尚存,但绳索已佚失。
据北京大学段晴教授研究,此文书为买卖奴隶契约。买主为于阗屋悉贵地方的高僧起贤(Udayabhadra),卖主为skhili,所卖的奴隶名为Kharsali,买卖涉及的金额是4000钱,买卖的发生地在杰谢镇(即丹丹乌里克一带,古于阗六城地区),时间为于阗王Vkrram统治下的第四年(约696)的第一个月的第五天。契约还记载,起贤所买奴隶将被发往工巧人(工匠)及其弟子处,这提示了工匠对于阗佛寺的依附关系。契约还提到,卖主卖出奴隶的原因是因为他要前往Gūma偿还2000钱的债务与利息,以及向汉人缴纳谷物。汉人的出现,表明唐王朝的统治已经在于阗确立。
从目前已发现的文献来看,此类函牍形制的文书全部为买卖契约,且多数为人口买卖契约。这些契约的共同特点是:涉及金额较高,需要官吏签字,需要一定数量的证人在场。这些契约中,有两件涉及僧人。除此之外的另一件为收藏在新疆考古研究所的WBH1文书,该文书是由于阗大寺瞿摩帝大寺的僧人监理记录的。这些文书为了解于阗社会历史与于阗佛教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于阗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族,于阗文即记录这种语言的拼音文字,五至十世纪通行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阗地区。有关于阗文的最早的记述见于《大唐西域记》卷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于阗文被重新发现。现存于阗文献多为佛教文献,有《赞巴斯塔书》、《金光明经》等;亦有非佛教文献如《于阗沙州纪行》、《甘州突厥记事》等。这些文献表明于阗文化深受唐代政治、文化的影响:有的文书使用了同庆、天兴、中兴、天寿等年号;有的采用唐代官名;有的汉文、于阗文并用,或夹用汉字。
早期出土于阗文文献多为外国探险家所得,藏于英国、法国、俄国各图书馆、博物馆。近年所出文献有《金光明经》残片、《对治十五鬼护身符》、《于阗文—汉文双语名籍》等,还有若干双语木简,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辜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