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斯托克斯
小说《帮助》封面。
黑人保姆艾比莱纳状告凯瑟琳盗用自己的人生。
美国畅销小说《帮助》作者凯瑟琳·斯托克斯:
12月15日,第18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提名名单公布,电影《帮助》获得了包括最佳群像演技、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两项)在内的四项提名,成为最大热门。由于演员工会奖是奥斯卡奖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帮助》也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的作者是凯瑟琳·斯托克斯。在美国的文学圈中,凯瑟琳是一个新人,《帮助》是她在2009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只不过,这部处女作一问世就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并牢牢站稳了脚跟,直至今日。之所以能够如此,或许是因为,作者深深体验到了昔日美国南方黑人仆人内心深处的悲伤,而“人在悲伤时,写出来的文字就会充满力量”。
电影《帮助》的导演泰特·泰勒是在与多位知名导演的竞争中夺得小说的改编权的。这并不是因为他更有名,相反,他在好莱坞就像凯瑟琳在美国文学圈内一样,都是刚刚入行的新人。不过,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他是凯瑟琳从小到大的死党。
事实上,最初曾有一些大腕想要这部小说的改编权;而凯瑟琳也曾拒绝过泰特,但最终,她还是被泰特说服了。
事实证明,她选择泰特是对的,泰特拍出了一部好片子;与此同时,凯瑟琳无疑是帮了好友泰特一个大忙,因为,这部片子让泰特的导演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
文字/韩杨
1969年,凯瑟琳出生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县的一个白人富裕家庭里。当地人口一半白人一半黑人,“但我没有一个黑人朋友、邻居,甚至我的学校里也一个黑人都没有。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我们仍然井水不犯河水。不过,我最亲近的人、祖父母家的保姆德米特里是个黑人。”
在凯瑟琳看来,即使现在,她的故乡,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县依然是美国种族关系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更是美国最保守的南方腹地。
在凯瑟琳的回忆中,祖父母对她幼年的人生影响重大。因为,她的父母在她6岁时就离婚,她和兄妹几人常常被父亲安置在他经营的汽车旅馆里。于是,她常常在放学后就去祖父母家。
“我喜欢德米特里就像喜欢母亲一样”
“对小孩子来说,那里才是天堂,有骏马,有人为你牵马,扶你上马,你可以骑着马四处游荡;那里有大片的地方等你去探索,还有秋千,还可以开着旧卡车四处玩。”她最喜欢的是,在祖父母家里,一日三餐总是雷打不动,尤其是午餐的时候,总是热闹得像一场大派对。
不过,她依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我常常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儿,只知道德米特里在哪里。一周7天,我会6天去祖父母家,德米特里总是在哪里。”德米特里是凯瑟琳的祖父雇来的黑人仆人,从1955年起来到她祖父家到后来去世,她一共当了32年仆人;而在那个年代的密西西比州,雇黑人仆人打扫厨房、做饭、照看小孩很普遍。
“我喜欢德米特里就像喜欢母亲一样。很多时候,我觉得她比我们的母亲还要好,因为母亲总是很忙,而德米特里整天和我们在一起做游戏,从来都不生气。在我们生病时,她会做好吃的给我们。她知道每次我要打针都得和她一起去找医生。我们兄妹5人,没有德米特里在场,打针都不会很安静。”
我从未和她一起在饭桌上吃饭
凯瑟琳至今仍记得,她的家人会告诉所有人,德米特里“就像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爱她”。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没有意识到,在这种亲密关系的背后,还隐藏着深深的种族裂痕。
在祖父母家里,德米特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必须遵守很多规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每天都要穿着一身白色工作服。“这套白色工作服是她和我们一起进入白人场所,如杂货店、集市和电影院等的通行证。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虽然美国已经出台了反种族隔离法,但这些规矩依旧未变。”
凯瑟琳一家人去海边度假的时候,也会带德米特里一起去,在烈日当空的沙滩上,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德米特里显得特别扎眼。
不过,在凯瑟琳的回忆中,对她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黑人女仆。“在我父母离婚后,我的生活一度很消沉。是德米特里一次又一次地对站在穿衣镜前的我说,‘你很漂亮,很聪明,很了不起’。对一个自认为一无是处的小孩来说,这种鼓励是一件无比珍贵的礼物。”
她觉得,她和德米特里之间的关系是她与非亲属之间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是,即使与这个最亲密的人,“我也从未和她一起坐在饭桌旁吃过饭,从来没有看到她穿白色工作服之外的衣服,除了她躺在棺材里的那一天。”
20岁才知道她只能使用自己的“专用”卫生间
凯瑟琳曾央求祖父母允许她去德米特里的家中看看,从未获准。最终,他们同意了,只准去一次。“那时候,我大概7岁,在她家里四处转了5分钟,发现德米特里过着另一种生活,那是一种奇特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她是斯托克斯家族之外的人。”
直到20岁的某一天,凯瑟琳才第一次知道,德米特里不能像他们一样使用家里的卫生间,在祖父母家后门外有一个她的“专用”卫生间。“我很羞愧地承认,我用了20年时间才意识到这种关系的讽刺意味。我确信,这就是我写作这部小说的原因,《帮助》是为了解答我自己的问题,抚慰我关于德米特里的不安。我很想知道,如果她还活着,她会怎样看待那些规矩?”
投稿曾被拒绝60次之多
凯瑟琳是从2001年开始动笔写《帮助》的。
这一年,她原本在纽约一家杂志社工作,9月9日,她决定请一个月假回家看看。9月11日,她正坐在家里写点东西,两架客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家里的电压骤然猛增,她电脑硬盘上的所有东西都被消失得无影无踪。接下来的两天里,由于她的住处没有固定电话,而手机也突然“罢工”,她和丈夫完全失去了联系。“那两天,我觉得太想家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那么想过家。9月12日,我开始写作,用德米特里的声音安慰自己,”这让她觉得自己好像在和德米特里直接对话。
“9·11”时体验到悲伤
“当你悲伤时,写出来的文字就会充满力量。我一直觉得,小说中的主人公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悲伤,而我,作为一个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白人小女孩从未理解过这种悲伤。或许,当‘9·11’发生时,身在纽约的我才最深切地体验到这种悲伤。”
这就是《帮助》的开始。接下来,她用5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小说,然后开始投稿,曾先后被拒60次之多。遭受如此之多的打击,她必须对自己有点信心。“你去问我丈夫,他会对你说,我这个人太倔,太没脑子了。如果你说我做不了什么事,我就会更拼命地做好它。有时候,这会让我无比烦恼……”但最终,她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2009年2月,《帮助》在美国出版,并迅速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直到今天,这部小说仍然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而其全球销量则超过了500万册。不过,凯瑟琳很清楚,她仍是新人一个。
黑人保姆告她盗用自己的人生
《帮助》的一炮走红,还给凯瑟琳惹来一场官司。
1951年出生的艾比莱纳·库伯曾在凯瑟琳的哥哥家里当了12年保姆,当她看到这部小说的时候,她觉得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黑人女仆艾比利恩的原型就是她,凯瑟琳盗用了她的人生。
“读了前几页后我就不停地哭,书中,艾比利恩是在儿子死于一场事故5个月后去白人家庭当保姆的;我儿子威廉患有白血病,18岁时去世,三个月后,我去了斯托克斯家里当保姆。”书中的艾比利恩笃信宗教,镶有一颗金牙,带着一个金十字架,这些都和库伯本人一样。小说中的艾比利恩养育了17名白人孩子,而艾比莱纳估计自己养育了十八九个白人孩子。
艾比莱纳说,凯瑟琳曾送给她一本《帮助》,书里夹了一张纸条,写到:主人公之一是一个名叫艾比利恩的黑人女仆,与真实的艾比莱纳没有任何关系。但艾比莱纳还是认为,那个女仆的原型就是她。她将凯瑟琳告上法庭,索要7.5万美元的赔偿。
凯瑟琳承认,当她开始写《帮助》的时候,从未想过会出版,因此,她没有费心为书里的角色取名,而是直接用了她所认识的人的名字。不过,书中那个黑人女仆的原型绝非艾比莱纳,而是早已去世的德米特里。她回忆说,“我和艾比莱纳只见过两次,前后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10秒。”
今年8月,法院驳回了艾比莱纳的请求。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