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作家

郭敬明:中国作家很弱势 喜欢老作家作品

2013-01-28 14:55:18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郭敬明:中国作家很弱势 喜欢老作家作品

本月8日,郭敬明的百万级畅销作品《小时代3.0:刺金时代》在全国各地书店正式上架。17日晚,郭敬明见面会在深圳大学举行。这是在其新作出版后,郭敬明出席的首场书友见面会活动。见面会后,他接受了晶报记者的专访,就个人写作、阅读等话题敞开心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也许您未必同意他的看法,但也不可否认他是较为坦诚的。

谈写作:

安徒生童话引发对悲剧的审美

晶报:《小时代》三部曲完成后,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郭敬明:轻松吧,也有一点失落,毕竟是那么长的系列,也是自己很重要的作品完结了,就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满意第三本,至少没有留下遗憾,自己也是很开心的。

晶报: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重复同一种类型的写作”,但是就我的感觉,你的作品似乎都是同一种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郭敬明写的,那么,你追求的“不重复”是怎样的?

郭敬明:比如说,最开始的《幻城》是奇幻类的,后来写都市,写校园,现在《小时代》是比较偏职场类型的,接下来可能会写一个恐怖类型的故事。一般的作家可能会专注某一类型,比如说金庸他就专注武侠,但是我什么类型都写过,自己也希望去挑战不同的东西,然后看能不能写得好。

晶报: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故事,你的风格都非常鲜明。

郭敬明:我觉得这种鲜明不是说你尝试什么其他的题材就可以改变的。其实写任何题材,作者的这种文笔、这种特色都是有辨识度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作家他在市场上的辨识度,这是他的金字招牌,所以说这点也很重要。其实这是本能的东西,很难去改了。

晶报: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你这种本能的形成?

郭敬明:天生的审美也有,后期的熏陶、接触到的事物、所喜欢的东西,都会对自己的审美有影响。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是安徒生童话,我觉得这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安徒生童话跟一般的童话不一样,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王子公主快乐地在一起,它有些童话是很阴暗的。比如说小美人鱼的故事,它其实是很悲伤、很悲惨的;再比如说地下城的玩具士兵的故事,它里面也是有一种阴郁的色调,包括地下、树洞里那些描写,还有拇指姑娘等很多很多的故事里面都营造了一种悲伤的东西,我的故事里面也有一种对悲剧的审美倾向。另外安徒生的文笔是很华美的,他的描写有天生的唯美的倾向,我的小说里面也会有这样的东西,很唯美,但又是悲剧,让人去引发这种很原始的、人类对美好的东西破碎了之后的惋惜感,这是我在作品大方向上的一个坚持。各个作品细节的东西肯定很多都不一样,但是大的主题可能就是这个。

谈阅读:

喜欢读老一辈作家的作品

晶报:“80后”作家渐成主流已是不争的事实,你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但是你之前说过,工作之外不看“80后”的文字,这是为什么?

郭敬明:其实我们这一代同一批出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还在继续坚持写小说的已经很少了,所以我说不太看了。很多我们所谓的“80后”作家,比如说网络写手什么的,他们的东西我会了解、涉猎一下,但是要我感到多么叹服或者觉得他写得有多牛,我倒不认为。我自己已经写了十多年了,所以说我再看一些新人的东西,我会觉得“哎,你们不错”,但是并不是说看他们的东西我能学习到很多经验、很多人生的阅历,这肯定做不到。所以我只能去看比我更大的作家的更经典的作品,因为他们无论是在阅历还是创作深度上都会比我们这一代的作家要好很多。

晶报:看同龄人的作品时,你会不会拿来和自己的作品相比较?

郭敬明:比较少。如果是看自己公司旗下作家的作品,那我是以出品人的身份去分析它,去评价它的好与坏,给出我的意见。那其他的人跟我本身没有太多的关系,我阅读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我不太想把时间放在跟我一样年纪、甚至更小的作家的身上。我更喜欢阅读老一辈作家的作品,哪位作家都喜欢。

谈出版:

中国的作家很弱势

晶报:从你的处女小说《幻城》问世,十年间凭借出版的6部超百万销量小说,获得过9次全国年度销售冠军。你是怎样完成从作者到出版商这样的转换的?

郭敬明:当作者越来越出名了,出版社就会对你有更多迁就,所以你就会懂得这个行业里面很多的环节。我也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人,我会想要了解这个行业里面更多的环节,要怎么去做,当我了解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发现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很浓郁的兴趣,所以想要自己尝试着做一做。

晶报:有人说“也许郭敬明不是个好的作家,但他绝对是个卓越的商人。”这句话你认同吗?

郭敬明:前一句还是留给读者去评判吧,后一句我很感谢他的认同,但是现在说卓越的商人还太早了,毕竟我才刚刚起步,现在的商业成就还只是很初级的一个阶段,还有很多很多前辈和老板是大商人,他们才是成功的企业家,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

晶报:成为80后作家群中首位登顶“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作家,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出版商,你怎么看待写作、出版和金钱之间的关系?

郭敬明:其实中国的作家还是很弱势的,你看两千多万就可以拿一个行业的第一名,在其他的行业,可能连前一百名、一千名都排不进,我只能说中国的出版业还有很长的一条道路要走。一本书,如果写得好,读者就会喜欢,喜欢的人越多,他的销量就会越好,销量越好带来的金钱越多,这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晶报:但现在也有很多评价很高的作品却没有在金钱方面得到相应的回报。

郭敬明:我觉得你要看这个评价是什么评价,如果说只是几个专家评价高了,他就是一部好的作品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评价一定是要交给所有的读者去评价的。如果一本书真的好,那么他首先要具备征服读者的能力。好书首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畅销。这个畅销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他的宽度、广度,比如说《小时代》,它有一两百万个人去购买、在阅读;第二个意义就是深度,比如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红楼梦》、或者《悲惨世界》,这些作品可能在当年只卖出很少,但是当几百年这样持续地影响下来,会卖很多很多,它们也许在这个时代并不畅销,但是他可能累积了很多个时代,加起来也是畅销的。所以说好的作品、伟大的作品一定是畅销的。如果一部作品只有一千个人看,你要说他是伟大的作品吗?很难。你没有听说过有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谁都没看过,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评价很高却很少人看的作品,首先这个作品就是小众的,他没有征服大众,这一点是很可惜的,如果他真的是很有实力,或者是缺乏一定的推广,那我只能是说期待它有更多的渠道被大众所接受,或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我觉得小众的作品首先就是放弃了作为一个伟大作品的因素。(晶报记者 姜梦诗/文 )

上一篇: 查建英:好看好谈好吃好写

下一篇: 郑军:我不会去写科幻中的老三样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