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书画家

张晋:卡塞尔将迎来中国时刻

2013-01-27 21:27:4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张晋:卡塞尔将迎来中国时刻

张晋: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著名艺术家。

德国小镇卡塞尔下月将迎来5年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自1955年首次举办以来,卡塞尔文献展以极高的学术性和前瞻性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之一,卡塞尔也成为了当代艺术朝圣者的“麦加”。而在本届“卡塞尔文献展”落幕时,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将“接管”文献展的场地,展示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据了解,本次名为“2012中国文化年·中国公共艺术展”的展览,将在卡塞尔市中心区的各个角落展示作品,将中国艺术与德国小镇相结合。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之一的张晋表示,卡塞尔在展示全球当代艺术后,将由中国艺术家展示东方艺术魅力。

商报:“2012中国文化年·中国公共艺术展”将展现怎样的展览思路?

张晋:本次中国公共艺术展以“对话”为策展的出发点。和以往海外举行的中国公共艺术展相比,本次展览的突出特点是将整个卡塞尔市中心区域作为展览的场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本次展览的场地是卡塞尔居民每天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是纯粹的生活空间。它代表着生活的回忆,同时,在城市中也体现着艺术的存在。卡塞尔市是历届文献展的展览空间,众多一流的当代艺术作品在这个空间中得到陈列和展示,与观众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相互动。卡塞尔因而也充满了感知、经验和理解当代艺术的记忆。这3个层面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我们对卡塞尔认知的基础,以及我们对话的对象和内容。这种多维度的内涵为本次展览艺术作品形态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但也对我们参展艺术家提出了挑战。

商报:本次展览有多少位艺术家参展?

张晋:初步计划是23位艺术家参展,其中不乏展望、谷文达等著名艺术家,同时,其中10位艺术家需要在卡塞尔市现场完成作品。

商报:23位艺术家阵容是如何选出的?

张晋:本次展览策展团队包括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传媒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希本哈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参展艺术家首先由策展人推荐,此后再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参展阵容。

商报:您在本次展览中将创作怎样的作品?

张晋:我仍然会延续目前水墨化的创作,在卡塞尔呈现的作品也是黑白为主基调,其中也会出现荷花等元素。同时,在作品两侧将制作两面镜子,一面凹镜、一面凸镜,传达出“阴阳”的理念。

商报:您认为在创作上是否存在难点?

张晋:对于我本身的创作来说,不存在难点,重要的是与展览场地方面的对接,而且,我所创作作品的场地具有历史价值。美国艺术家珍妮·霍尔泽曾在此创作了著名的作品《常理》。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场地,更好地呈现作品是我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点。

商报:据了解,您创作作品的场地是两面防火墙,而此前墙上的作品是美国艺术家珍妮·霍尔泽为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绘制的一件作品。您在创作时是否会有压力?

张晋:这两面墙确实很有名。珍妮·霍尔泽习惯在墙面或者其他物体上用油画颜料,或用LED灯光、激光制作鼓动性的标语和格言。此前,她在防火墙上装置了40条“常理”,比如幽默化解一切、 笨人不应该养孩子、 事实胜于雄辩、吃太多就是犯罪。不幸的是,这件作品被房主人2002年翻修房屋的时候刷掉了。对于在这两面墙上的创作,我不会感到压力,因为在卡塞尔的公共区域展示艺术作品的机会很难得,我会充分展示东方艺术的魅力。

商报:本次艺术展的作品将散落于卡塞尔市的各个角落。这种展览方式体现出怎样的理念?

张晋:本次展览提出了特定城市空间和场景的问题。与这些空间进行交流也意味着与卡塞尔市的历史、现实和居民生活的交流。

展览的14个场地分布于卡塞尔市中心区的不同位置,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展览一样预先规划出一条参观的路径。本次公共艺术展的观众大多都具有遭遇公共当代艺术的经验,而观看本次展览参展作品是与卡塞尔城市的游览相结合的。因此,策展团队提出了“漫步”的理念,即人们闲逛走访,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暗示对彼此的态度,而非直接表达。

商报:在国内的很多公共区域也有很多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展示。您认为本次将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外国进行展示,是否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张晋:我认为,本次展览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公共艺术强调的是艺术的公共性以及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德国城市中展出,这是本土文化对异国公共性和生活的介入。这个展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含义,展示一国的艺术和另一国的城市环境如何有机融合,生成一个全新的图景。因此,本次展览的展出也是作品和城市、艺术和生活以及中德两种文化之间“共生”的关系。

商报:您如何看待国内公共艺术作品的发展?

张晋:一直以来,国内公共艺术作品被很多人认为只有艺术教育和宣传的作用。我认为,艺术品在公共区域进行展示,可以更好地让公众了解并接近艺术,同时在城市中应该出现更多体现艺术家观念的公共艺术作品。

(记者 刘洋)

上一篇: 马靖芸:山水之恋

下一篇: 宋斌:梦回东北五花山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