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博客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遗产动态

品读宁海非遗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2013-01-20 22:55:22 作者:应可军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1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分布也比较均匀。从普查资料来看,民俗风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单说各地的春节,从吃团圆饭、讨压岁钱、守岁、上灯直到闹元宵、落灯,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讲究,形成文化含量庞大的春节文化。数量众多的歌谣、传说、故事和谚语又汇成了光彩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宁海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东门漓卤滴浆,西门大棒夹枪,北门金银珠宝,南门瓜蒲茄菜”,形象地说明了地理特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从而形成相应的海洋文化、商贸文化、农作文化……

  宁海出东门即三门湾畔,浅海滩涂多,“请船龙”、“渔民号子”等海味十足的项目较多。西门大多是山区,手工技艺相对发达,木匠等五匠远近闻名。南门田多土肥,宜农业生产。民间舞蹈、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在各乡镇都有反映,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谢年还福”,老城区通常是选定立春前的吉日,凌晨放鞭炮,再摆好祭品谢年,傍晚还要另备福礼“请老太公”;而在西路一带“谢年还福”和“请老太公”是同时在大年三十夜进行的,祭祀完毕后再放鞭炮……

  在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宁海处处留下了先人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情结。首先是风格独特。由于宁海处于台州、宁波文化的交界点,又是两地的边缘地带,这就决定了宁海古文化兼有两地的文化特色。按宁海地域来分,南路、西路文化深受台州文化的影响,北路深受宁波文化影响,东路则两地影响兼而有之。宁海独特的正月十四元宵夜、四月初八乌饭麻糍、八月十六中秋节体现了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其次是种类繁多。有内涵丰富的春节活动、祭礼和城隍庙会;有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舞龙、舞狮、前童把酒舞、傩舞;有雕刻、泥塑、绘画、剪纸、刺绣、千工床;有宁海古戏台、天下一绝的前童古居、黄坛的古建筑和我国江南民间嫁妆之最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有长街山歌、强蛟等地的渔歌、宁海平调。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宁海先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此外还有宗教渗融。据《晋书·地理志》载:“宁海人气淳性轻,好佛信鬼”,“越巫”流行,历代有许多高僧到过宁海,这为佛教等宗教在宁海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城乡遍布寺院庙宇及庵堂。这种强调因果报应的理念深深融注到宁海先民心中,铸就了宁海人的处事方式:注重细节,讲究和谐与内省、崇敬先祖等,造就了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厚的宗教气息。另外,宁海自古农耕民俗发达。古代宁海受到交通限制和处于台宁的边缘等原因,导致商业不够发达,农耕成为宁海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这也决定了宁海先民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围绕着农耕来运转,也才有了宁海人特有的文化呈现形态——农耕民俗发达,如宁海先民特有的谚语、求雨、生产工具,祈雨求水的民间舞蹈,木匠、泥水匠、漆匠、作匠、石匠等“五匠”广泛分布于宁海境内。最后,宁海的饮食遗产丰盛。宁海兼有山海资源之优势,加上深厚的农耕理念,因此,宁海先民讲究饮食。一年之际,从正月到十二月,每月都有一个月节。“正月团,正月糕,十四夜吃汤圆,清明吃艾草,四月八吃柴脑,端午笋壳包,六月六尝新吃麦糕,八月十六蒸洋糕,九月重阳麻糍糍,冬至汤圆,年夜饭大团圆”,充分表达了宁海人“以食为天”的观念。从主食看稻米和杂粮掺半;从菜肴的丰盛度来看,有“八大碗”、“十大碗”、“十二大碗”、“十六会千”之分。由于宁海深受邻县风俗的影响,各地在吃的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正月十四元宵夜,西路吃麦饼,东路吃米糰,北路吃汤包,南路吃麦馏,充分展示了宁海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失去了市场空间、表演场所,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人走技绝的困境。宁海70%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奄奄一息,30%左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经消失多年,成为宁海人民遥远的记忆。  

  2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历代宁海县志都有记录。如清光绪庚寅年间的《宁海县志》就有民俗、方技、艺文、谚语、农事等方面的专门记述。各大姓氏的宗谱里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载。1979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编撰工作,这是一项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华民族文化长城”的巨大系统工程。宁海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中国民间文艺三集成”编撰工作同步。1982年,宁海在编写三套集成前,各乡先期编写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卷本》,形形色色地介绍了各乡的民俗、音乐、舞蹈、文学等内容。之后,编写成的三套集成则囊括了分散在宁海民间的故事、谚语、歌谣,内容相当丰富。此外,《宁海民间音乐集》、《宁海民间舞蹈集》、《宁海民间信仰集》等的问世,促进了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抢救、挖掘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从政府层面开始了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全国和浙江省部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真抓实干,稳步推进。查清资源,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宁海在2005年起,开展了全县性的“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2007年,又在全区域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搜集到4万多条涵盖18大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各乡镇(街道)在先期普查的基础上筛选出100个重点项目,分17个大类,进行更为详细、完整的辑录、整理。

  为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宁海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2006年举办的宁波市首届文化遗产日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民间剪纸大赛、优秀民间艺术图片展,公布了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和第一批宁波市青少年传承基地,宁海平调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宁波又举办庆祝第二届文化遗产日大型广场活动,公布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文化部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展览,我县作为浙江省选送的唯一县(市),代表省参加展览,参展内容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成果。

  2012年8月,《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宁海卷》付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宁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和代表性传承人情况以及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文化记忆。9月,宁海县成立了非遗专家库,包括7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在内的24人成为首批“入库”专家。专家库成员来自民俗、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各个领域,其中不少传统表演类、手工技艺类项目,专家“入库”后须参与认定县级非遗名录申报,指导县级以上非遗项目的申报和国家级非遗的保护,指导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县文广新闻出版局方面表示,除了履行职责外,专家们还将不定期出访,学习各地非遗保护的优秀经验,所需经费都从该县每年15万元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专家库的成立还将帮助该县民间组织“非遗保护联合会”活动的开展。2011年,宁海县各乡镇的县级非遗传承人、民俗文化“土专家”30余人成立联合会,志在自发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有了专家的指导,这股来自民间的保护力量将在宁海非遗保护体系中发挥作用。

  根据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保护现状和现有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普查、濒危优先”、“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整体保护、还原生活”四大原则。2012年,为促进非遗工作创新发展,拓展非遗资源服务载体,强化文化惠民重要阵地,我县积极构建非遗信息化平台。该平台系统构架包括普查资源数据库、项目管理数据库、事业管理数据库、集成志书数据库、影像资料数据库、管理平台数据库等六大数据库。我县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9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非遗信息已全部入库。非遗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非遗保护科技含量和技术支撑,提升非遗事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我县非遗事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虽然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绩,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都是刚刚起步。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人才不足,保护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各种保护机制尚待完善。其次,开始于二十几年前的搜集工作偏重于“文艺”而非“文化”,民俗、民间美术、大量的手工技艺等均没有完全纳入视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着盲点。另外,作为空间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造型艺术,虽然宁海有一批丰富的历史遗存,较突出的有古桥、民间雕塑等,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传承困难,研究仍处于自发状态。此外,宁海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目前只有民间的初步涉猎,还缺乏完整的规划。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虽然潜质优厚,但实质性推进力度不大,目前还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独具慧眼的创意者和企业家。

  3

  国家级非遗“十里红妆”打造成博物馆,成了知名的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泥金彩漆工艺“镶嵌”到精美工艺品上,供不应求;清刀木雕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近年来,宁海投入重金开发非遗,让非遗重现产业化曙光,2011年有超过1000万元的非遗产品走出国门,畅销海外。

\

  “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在发展中求生存,并发扬光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运作的二元互动和良性循环。”县委书记卞吉安如是说。为了破解非遗传承和发展难题,近年来,宁海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化路子,成立了非遗保护办公室,对县内30多个非遗项目制订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扶植和引导非遗项目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非遗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宁海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黄才良这样说。他第一个尝试将有1000多年历史的非遗清刀木雕技艺产业化,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广泛欢迎。短短几年,清刀木雕传承人发展到了50多位,年产值超1200万元,如今日本七成以上的寺院藏有黄才良公司的清刀木雕作品。尝到甜头后,黄才良又对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工艺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嫁接”到工艺品上,2011年1至11月份,产值超250万元。

  非遗巨大的产业化潜力受到了宁海民间资本的关注,“十里红妆”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1.5亿元的资本投入,目前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的“十里红妆”新博物馆接近完工,“十里红妆”产业发展集团也即将成立,汇集非遗作品的东方艺术博物馆也将开始建设,总投资达4000万元。

  非遗产业化带出了一方产业,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很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人的队伍中。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与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合作,让老技师走进课堂传授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该校还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为做大国家级非遗“十里红妆”产业,重振宁海“十里红妆”木作雄风,宁海家具协会制定了老艺人保护计划,并着手培训年轻人,目前该项计划已经启动。

  据宁海有关部门统计,今后五年,宁海县的“非遗”产业化计划有望培训千名非遗传承人,创造数千个工作岗位。(图片由应可军、吾从提供)

 

关键词:品读宁海过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