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乐舞及夏代乐器

2012-09-18 17:10:59 作者:阳化杰 来源:《文史杂志》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传说中尧、舜、禹的时代,已处于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畜牧业有了剩余产品,氏族公社的首领已成为有特权的贵族。一般认为尧建都于山西临汾一带,在这一带进行歌舞活动。《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这就是最早的“鼓舞”。

  相传舜时有苗不服,禹率兵征伐不胜,后来听了益的建议,没有用武力,而“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尚书·大禹谟》),舞蹈了70天,有苗乃服。执干(盾)执羽而舞,应是“文舞”和“武舞”的滥觞。

  《韶》又名《箫韶》,传说是歌颂舜的乐舞,实际上,原始的《韶》舞,原本是一种狩猎后欢庆胜利的群众性集体歌舞。当原始人狩猎归来,向祖先献上猎获物,并狂歌劲舞之时,有人披上兽皮,有人戴着鸟羽,模仿鸟兽动作,在排箫声中,凤凰自天而降,舞蹈达到了高潮。主要伴奏乐器,是用竹管编排而成的乐器“排箫”,舞有九段九种变化,所以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

  歌颂禹治水有功的《夏龠》,创作过程是这样的:禹时“勤劳天下,日夜不懈,——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于是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昭其功,“龠”即“排箫”,后来的“文舞”“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都是在这种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似应把《鼓舞》、《干羽舞》、《排箫舞》看作尧、舜、禹三位氏族首领的代表性舞蹈。

  学术界历来对有无夏文化有所争论,据郭沫若意见:1.殷商之前中国当得有先住民族。2.此先住民族当得为夏民族。3.禹当得是夏民族传说中的神人。4.此夏民族与古匈奴当有密切关系(《郭沫若全集历史篇·夏禹的问题》)。

  目前出土的乐舞文物资料,可以证明为夏代的,并以此可以想见夏代的乐舞情况。如1980年在山西临汾地区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文物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约在公元前4300余年,相当夏代。出土的乐器和舞蹈道具共三件:土鼓、鼍鼓、特磐,同时出土的还有龙盘一件。传说夏人始创社祀祭坛,有礼器祭器,从下述几件乐器,可以想见夏代乐舞文化。

  (一)特磬

  山西陶寺出土,巨石制成,上有孔,可悬挂敲击,名“特磬”。专家测定为一磬一音有人认为,它们正是“拊石击石”“百兽率舞”所用的石磐,与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的石磐和陶寺出土的形制相仿,都是刮削器进化为乐器的。《尔雅释乐》:“大磬谓之〓。〓形似犁輨,先为生产工具,可用来掘地,或作食肉剖割的刮削器,进而为歌舞时敲击节奏的乐器。”夏代著名乐舞《大韶》(又称《箫韶》),相传为舜的乐舞,夏禹继承了它。《史记·夏本纪》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舞者手执排箫,必然合着乐器起舞,可以想像当时的节奏还是比较简单,但原始氏族社会的人群,会觉得石磐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更加舞得欢愉。

  两件石磬上都有圆孔,看来为敲击的方便,这些石磐已可以悬挂起来,这是编磐的雏形。

  (二)鼍鼓

  1980年山西临汾地区襄汾县陶寺出土。木制,上蒙鳄鱼皮。《诗经·大雅》中已有鼍鼓的名称“鼍鼓逢逢”。《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鼍鼓的制作过程:五帝之一的颛顼命“〓”首先奏乐,“〓”就仰躺着用尾巴敲它的肚子,发出“嘭嘭”的声响,“〓”即“鼍”的借字。古代乐舞开始先要击鼓,所以《吕氏春秋·古乐篇》说:“乃令〓先为乐倡。”鼓倡导于前,至今民乐和戏曲中都以鼓为指挥,看来这还是自古流传的规范。

  (三)土鼓

  1980年山西襄汾县陶寺出土。它是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土鼓的顶部和底部都蒙以皮,分明为乐器无疑。《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就是这样的土鼓。传说伊耆氏有土制的鼓,用草编成的鼓槌敲击。如《礼记·明堂位》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


 

上一篇: 民间传说:嫦娥奔月

下一篇: 普陀山“抗倭刻石”的传说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