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聚集地区古老奇特的民族乐器“芒筒”
2012-07-13 12:18:14 作者:admin 来源:科学时报 浏览次数:0
雷高林</font>
在贵州黔东南,不少苗家聚集地区的人至今仍然在使用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族乐器。这种乐器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四组,每组三至五支。这种乐器的名称也令人感到新奇:“芒筒”。</div>
据说,与黔民风相同的云南、广西等地区,也有这种古老奇特的乐器,在苗族人之间传承。这种芒筒簧管多采用一根细竹管制作,中间竹节通透,上端管口作为吹口,下端留节封闭,在底端开一长方形孔,镶嵌一枚铜制簧片而成,无按音孔,可发出一个单音,也可用芦笙管作为簧管。共鸣筒用粗大毛竹筒制作,上端管口削成45°斜坡形,中间竹节打通,筒底有开管和闭管两种形制。常见者底端留节封闭,为闭管形制,另一种开管形制是在底端竹节以上,管身一侧挖削一个半圆形或三角形通孔。将簧管置入共鸣筒底部,嘴吹簧管上端吹口,气流振动簧片发音,并通过共鸣筒扩大音量,从而发出雄浑、深厚的音响。开管形共鸣筒的发音更为响亮。偶尔,也将两支簧管(乐曲调式的主、属音)置于共鸣筒中,可发出两个不同的音。</div>
细细研究“芒筒”的来历,它与苗家人的生产生活沾亲带故。自古以来,黔、滇、桂苗人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作为娱乐的工具更离不开从大山里就地取材,大山里竹子是天然的乐器原材料基地,但有了竹子,能否制成品相好和旋律悠扬共鸣好的芒筒与制作方法有很大关系。芒筒的共鸣筒一般是用优质竹干细细挖空制成,通高达200厘米左右。芒筒依共鸣筒的大小、高矮,其音高可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和倍低音等几种,每逢造新芒筒时,苗人师傅还会根据制作方的要求,制成大、小几种供大人、小孩用。小者通高30厘米~70厘米,大者通高100厘米~150厘米,外径 10~20厘米、内径8厘米~18厘米,又根据芒筒的大小不同,全家男女老幼出动,在乐队里依次大小构成若干个八度,并且可以和参与合奏的芦笙等其他苗家乐器共同相伴。在苗家人看来,芒筒这种乐器不但简便且实用,而且有吉祥蕴意,几乎每一个苗家都有几支芒筒。</div>
这种奇特的简便的乐器“芒筒”,其实不啻为一件抽象的艺术品,颇有欣赏价值。苗家人世世代代都用它来陪伴生活,一看到它就想到快乐和吉祥的乐曲。在黔东南还有一种对筒的复音芒筒,它是将毛竹共鸣筒的竹节全部打通,首、尾两端都开成45°斜口。演奏时,共鸣筒横置,由两人执簧管吹奏,可发出乐曲调式的主音和属音两个音来。这种对筒在其他侗乡苗寨极为罕见。在乐器厂协助下,研制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传统芒筒音色,亦可奏单旋律和复调性乐曲。</div>
时下,尽管市场上各种质料的现代乐器琳琅满目,任由选购,但在这些苗家地区,苗人们仍然乐意使用这种古老的“芒筒”。现在,在苗家,还有专门刻制、销售“芒筒”的师傅,通常,一支木刻的“芒筒”在当地售价三至四元。</div>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 台湾少数民族人士...
- 台湾少数民族人士走进热贡艺术之乡同仁县...
-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广西三江大力推广侗族农民画...
- 细说黑龙江各少数...
- 细说黑龙江各少数民族趣味节日
- 第三届民族之花“...
- 第三届民族之花“满族之花”被宽城县王嘉摘夺...
- 贵州省从江县斗里...
- 贵州省从江县斗里乡手工造纸技术
- “五言壮欢”山歌...
- “五言壮欢”山歌唱响宾阳“同心·民俗文化村”...
- 廣西恭城關帝廟會...
- 廣西恭城關帝廟會民俗文化活動彰顯非遺魅力...
- 第二届“岭南民俗...
- 2013年老广州民间艺术节“五月五·龙船鼓”今天开幕...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