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解: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2012-06-22 15:44:5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有关专家表示,从插艾蒿、悬菖蒲、吃蒜头、饮雄黄酒和菖蒲酒等端午习俗分析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南 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剑国分析认为,农历五月,古代称之为“恶月”,从气候上来看,渐入热夏,湿热弥漫,人易得病。所以,在端午节前后,我国民间时兴吃蒜 头,同时在门上插艾蒿、悬菖蒲、挂大蒜。艾蒿、菖蒲和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 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同时,中国民间百姓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此月多灾多难,因此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比 如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贴端午符等。避“五毒”是过端午节的初衷。

此外,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瑞”。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有强烈的杀菌能力,有除虫,治瘟的药效。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艾叶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等作用。古人端午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端午节流行在门上悬菖蒲的习俗。菖蒲,也是多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具有去寒热,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人们在五月初五日出前,到野外采集菖蒲,悬在门上,拴在小孩的脖子上,或者提前把采集好的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便于节日饮用。

李剑国表示,在今天看来,古人的一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虽然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古人那种强烈的卫生防疫意识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李剑国说,端午节之前的春节、元宵节、春龙节、上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活动中,虽然有的也涉及卫生防疫方面的内容,但端午节包含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最多,体现得也最充分。所以,将端午节称为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实不为过。

上一篇: 挂荷包和"五色丝线"系臂

下一篇: 悬艾叶、菖蒲、蒜头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