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卢贤 龙顺林)近日,内蒙古师范大学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一行29人,当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2岁,平均年龄66岁,虽然年事以高,但仍神采奕奕——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操一口淳朴的内蒙古西部方言。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社会学民俗学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科技处与杭锦旗民族事务局共同将杭锦旗29位“古日道”传承人邀请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他们传承的90余首“古日道”进行了抢救性的声像录制,他们在这里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工作”——录制蒙古族长调“古日道”,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录音室。
“古日道”危机重重
据83岁高龄的蒙古族长调“古日道”传承人朝格吉玛老人介绍,“古日道”从父辈传承下来后,就再没被更多的人关注过,而她自己也有50多年没有演唱过“古日道”了。现在,“古日道”只在当地的婚俗中被少数长者传唱,而年轻人能唱“古日道”的却寥寥无几,所以,一旦这些为数不多的传承人辞世,那么,“古日道”也将意味着失传。
杭锦旗沿河地区,是目前鄂尔多斯“古日道”留存之地区。所存曲目仍有百余首,但会唱之人寥寥无几。为了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杭锦旗旗委统战部、民族事务局、语委联合各地学者积极开展搜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向自治区和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杭锦旗“古日道”于2007年被列入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之中。
据蒙古国专家介绍,蒙古国“古日道”目前已失传。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随着王府宫廷以及寺院的消失,鄂尔多斯地区的“古日道”演唱传统消亡。但是近期,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那顺吉日嘎拉副教授、孟克其其格副教授、哈斯巴特尔等通过采风发现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北部的沿河(黄河)一带还存有部分“古日道”以及传承人。
目前,在杭锦旗沿河的五个苏木、乡有为数不多的“古日道”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年事已高,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已52岁,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他们所传唱的“古日道”亟待抢救与整理。
“古日道”去向何处?
作为蒙古族长调鄂尔多斯流派的一种,杭锦旗“古日道”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逝,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厄运,因此,抢救保护“古日道”迫在眉睫。
杭锦旗民族事务局语委主任孟克图雅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除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应该利用录音、摄像等现代化手段,尽快把仍然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的歌曲收藏、整理出来,这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态文化的主导力量,若不尽快地进行保护传承,将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
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著名音乐家赵宋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日道”能在社会变革中保留传承至今,充分彰显了蒙古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它将历史和未来沟通起来,对当代民族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古日道”之所以能在王权衰变、社会转型时期在民间“活”的保护下来,说明当地百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很强,而且在传承中没有对文化进行破坏,而是完整、有序的进行了保护,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谈到“古日道”的传承时,赵宋光教授强调,各级政府、各部门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组织工作,唤醒全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同时要让“古日道”这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在中小学进行推广,培养一批文化生力军,努力让“古日道”“活态”传承。
“古日道”将传承生命
未来的“古日道”将去向何处?各界专家学者开始思考未来的“古日道”之道。
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家敖其教授指出,对于蒙古族民族音乐来说,它是在特定民俗环境中形成的,而“古日道”也正是在特定环境、特殊时期形成并传承下来,这也正是“古日道”的生命力所在。她说,传承一种文化,必须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决不能离开滋生和繁衍它的土壤。我们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还必须保护文化生态。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包斯尔认为,应该从“民间”和“舞台”两方面进行传承,即在保留“古日道”完整原貌的同时,还应该培养一批舞台演职人员,给它注入新的活力。他同时强调,在舞台表演的同时,不能丢掉民间的根,尽可能在舞台上回归本土、展示原貌。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杨玉成认为,保护的核心和主体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涉及文化形态、传承环境、理论研究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古日道”的研究力度,分清“保护”与“保存”、“保护”与“传承”等关系。对“古日道”进行声像方面的抢救保存是必要的,但若要做到保护,就必须进行真实活态的传承。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