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有一位年轻的石雕艺人,名叫叶群塔贤。他从小在大山深处放羊,没上过学,却对民间绘画雕刻艺术,有一种天生的痴迷;他从没有拜过老师,然而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油画、唐卡和一件件风格独特、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倾力扶持下,他创建了工艺美术品公司,开办了雪域塔贤艺术院,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石雕艺人和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2009年,叶群塔贤荣获“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前不久,记者前往青海省同德县,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藏族石雕艺人。 我从小就对绘画和雕刻石头着迷,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二十六岁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家门,县城也仅仅来过两次,一次是出售牛羊,还有一次是送家里人看病。回想过去,再看看现在,真的就好像做梦一样。 (出录音) 叶群塔贤今年三十三岁,中等个头,看上去质朴、干练。他创办的雪域塔贤艺术院,坐落在同德县城东面的河谷边,是一座宽敞的四合院,总共有十几间屋子,包括展览室、画室、雕刻室、学员宿舍、厨房和他们一家四口人的起居室。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堆满了雕刻用的大大小小的黑色石头,几个年轻人坐在石堆旁,不停地用电锯把石头切割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艺术院展览室里,墙壁上挂满了油画、水彩画和唐卡,展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一尺见方的石雕作品,其中,反映藏族牧民生活场景的石雕,可以说件件质朴可爱,意趣十足,风韵独具。 (出录音) 记者:这全都是塔贤的作品吗? 桑毛:对,这全都是塔贤的雕刻作品,还有他学徒的作品。他的这些作品全都来源于他的牧民生活。 记者:哦,这是油画。 桑毛:油画、还有水彩画,非常逼真,都是反映他们家乡的。这些像框里装的都是他办的专利(证书)。 记者:这个橱窗里整个都是塔贤的荣誉证书啊,真不少。 (录音止) 介绍起叶群塔贤的作品和人生经历,同德县委宣传部部长桑毛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感。 叶群塔贤,1977年出生在同德县秀麻乡三巴村,“三巴”藏语的意思是“有桥的地方”,这里山林茂盛,溪流密集,景色秀美。离叶群塔贤家不远,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名叫尕毛寺,里面有许多形态生动的佛祖、菩萨、神灵和高僧大德塑像,以及绘制精细、讲述佛界故事的壁画和唐卡。寺院的墙壁、屋檐、门楣、窗棂上,还镶嵌雕刻着各种彩色的佛教图符和装饰图案。美丽的家乡和家乡散发着浓浓艺术气息的尕毛寺,是叶群塔贤雕刻艺术之梦生长、起飞的地方。 三巴村地处大山深处,村里人都过着游牧生活,经常迁徙,居住分散。村里孩子要上学,得到几十多公里外的乡上读寄宿小学。叶群塔贤没有去学校读书。每天一大早,他赶着羊群上山,傍晚太阳落山时回家,风里雨里,一天天长大。不过,他从没有停下学习绘画、雕刻艺术的脚步。每天赶着羊群上山前,他都要往绑在马背上的羊皮褡裢里,一头塞进吃的,一头装进纸和笔以及各种图册、画片。到了放牧的地方,他总是拿出图册画片细心研究揣摩,并把纸铺在地上,照着图册画片不停地临摹不停地画。带来的纸用完了,他就在石头上和捡来的桦树皮上画。冬天,叶群塔贤常常蹲在河边,往亮晶晶的冰面上撒上细细的土末,用手指或树枝,一遍又一遍描画动物图案和人物造型。他用捡来的电钻钻头做成雕刻刀,把拖拉机轮子上使用的螺帽和木棒拧在一起做成小锤头,在家乡漫山遍野的玛尼石上,无拘无束地尽情抒发和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多年来,由于他对绘画雕刻艺术太过痴迷,羊只走失,小羊羔被老鹰叼走、被狼咬死的事儿时有发生,为此,他不知挨过多少次父母亲的巴掌,受过多少回兄妹的责骂和埋怨。 叶群塔贤回忆起往事,动情地说: 那时我十二三岁,对画画雕刻很入迷,经常把羊群赶到山坡上后,就不再管了,结果弄丢了很多只羊,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真的对不起父母…… 终日行走在溪流纵横的美丽草原上,浸润于大山与石头的灵性之中,叶群塔贤无时无刻不在用眼睛和心灵,感悟石头的生命并赋予石头以生命。日子一天天过去,叶群塔贤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更加充实丰富,绘画雕刻技艺也日渐成熟。他先后制作完成了《绿渡母像》、《索南多布杰国王像》、《智慧之剑》等大量雕刻作品,同时设计创作了《背水姑娘》、《打酸奶》、《剪羊毛》《捻毛绳》、《挤牛奶》以及《藏獒》、《野牦牛》、《藏羚羊》等众多散发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石雕作品。这些作品经过叶群塔贤反反复复地打磨、雕琢,显露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魅力。 2005年年初,为了照顾孩子上学读书,叶群塔贤来到县城,住进了亲戚家,也带来了他所有的绘画石雕作品。 2006年初春,当时县上主管文化工作的副书记韩才邦,有一天偶然听人说起叶群塔贤和他的石雕作品后,便很快来到了叶群塔贤的家,渴望一探究竟。 韩才邦回忆说: (出录音) 当时我看到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之后,确实很吃惊!他的这个工艺品栩栩如生,有很大的推广价值。看到这个人,很实在,很有天赋,是一个能工巧匠。我们同德地区有这么好的人才,这么好的作品,我感觉到,如果能推广出去,不但对推广民族文化有好处,对当地老百姓增收有更大的好处。我们应该大力扶持。 韩才邦看到叶群塔贤的石雕作品后,惊讶不已,欣喜万分。当时,海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同德县举行,他邀请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过来参观,还邀请省上、州上的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不久,青海省的主要领导人也专程赶到同德县看望叶群塔贤,勉励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家乡的民族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一扇门打开了。这个来自大山深处、几乎从没有离开过草原和羊群的青年牧民,从此跨入了一片广阔、缤纷的天地。 那一年,县财政拿出三万五千元,帮助他改善创作环境和条件。县工商企业联合会出资十万元,为他建造了九间新房,购置了生产工具,创建了工艺品公司和艺术院。县劳动就业部门专门面向藏族贫困牧民家庭的青年人,开办了石雕培训班,为叶群塔贤的公司培养输送生产人员。 如今,叶群塔贤已经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藏族美术家、企业家。他带着自己的石雕作品,曾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兰州等地参加各种文化和旅游产品博览会、推介会、洽谈会。他的部分作品刊登在了国内外多家杂志、画报、刊物的封底和封面上。眼下,他的工艺美术品公司已经有十一种产品获得专利权,产品订单不断,每件产品的售价低则数千元,高则上万元,公司一年的产值将近一百万元,员工们每个月的平均收入都在三千元以上。同德县宣传部副部长郑迪青: (出录音) 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他的公司做大做强,让他的石雕艺术产品,成为我们县的一个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我们的一张名片。 当这次采访结束时,叶群塔贤希望用他还不太熟练的汉语,通过记者向所有关心他、帮助过他的人,表达衷心的谢意。他说: (出录音) 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干。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