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利川土家人婚姻习俗大观
2010-08-11 16:02:56 作者:简吉武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婚姻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周代开始,我国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婚姻习俗。包括订婚和结婚两大步骤,具体包括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的习俗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其具体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具体谈谈恩施利川土家族一对男女青年从相识到结为夫妇的全过程。无论是少小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还是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联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即要媒人说亲、求婚、过门、看门户、讨庚问生期、定亲放话、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礼方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情节: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戏亲、圆房、拜堂、坐床、闹房、穿鞋、回门等,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礼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 求 婚 恩施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如果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双方议定财礼之后,即选择吉日定亲。定亲时,男方要准备酒肉、衣服、粑粑等作为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酒席款待男方来客和媒人,并把女儿的“八字”送给男方,表示两家正式联姻。 看门户 过门是土家族男女缔结婚姻重要的步骤。即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女家,女家请族人一起帮忙“相亲”,大家为女家提供看法以供女家参考。经过商量之后,如果同意亲事,媒人便问其过门日期,得到日期后,男方则回家准备过门事宜。在过门的前一天,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来到女家,接女家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则在这天请亲朋好友到家中陪客,这样流水席一直坐到深夜,待吃完饭后,准姑爷便烧香告祖。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便“打香桌”,把女家请到香桌旁坐下,坐好之后,男方的亲戚便一个接一个的的来认亲,并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一般为一百元。待出嫁的姑娘便随准姑爷认其所有的亲戚,谓之改口。此外,男家还要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谓之打发钱,以供准备嫁妆。诸事完毕之后,则鸣炮送女方回家,这就是过门的基本内容。过门之后,男女双方好似一家人开始来往。 订 婚 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蔸,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这里面很有讲究。猪腿若光光荡荡,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今年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 哭 嫁 土家族以前有哭嫁的婚俗,那时土家族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因此,姑娘们都很重视哭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觉醒和成熟,心中的抑郁怨恨之气越积越多,出嫁时泪水就会如决堤的河水,倾泻而出。地域不同,哭嫁内容也各有特色,一般有“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骂媒人”等几个部分。哭嫁时间,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七至二十天,也有长达一个月的,“开哭”时,是在轻歌微吟中吐露悲伤。后来,离婚期愈近,其词愈恻,其声愈悲,哭得口干舌燥,嗓子嘶哑,两眼红肿,如疯如痴。如今,时代变迁,青年们向往自由幸福,婚姻恋爱皆由自己作主。土家族姑娘出嫁也无须因袭旧时代的婚俗了。虽然一些偏远山寨还保存着这种风俗,但也不兴哭嫁,即便哭,也往往是哭个三声五声,歌伴插科逗趣,新娘忍不住笑了,这也算是一“哭”。经过一代代妇女的口头创作,不断丰富加工,有的内容逐渐定型,形成长诗结构的抒情悲诗,意境悲切凄苦,语言朴实简明,充满浓郁的风土味,常常巧妙运用比兴、双关、拟人、反复、仿词、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文学性。 宴 席 恩施土家人大凡婚丧嫁娶都要办喜事,主人家会安排几十桌宴席来盛情款待远道而来或者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喜事正席安排多少桌这都是主人家事先进行预计安排好了的,一般少则二三十桌,多则七八十桌。这由吃客的人数和收到礼金多少来判定老板朋情的宽窄程度和为人处世的能干程度。喜事一般分为红喜和白喜两大类。结婚、出阁、汤饼、乔迁、寿辰、升学等称为红喜;老人过世称为白喜。红白喜事的规格和规矩都不一样,各有各的方式和规矩,很多很多的,几天几夜说也说不完。下面仅拿结婚办喜事这一点来说说恩施土家人的风俗习惯吧。 准 备 快办喜事的前三四天时间,男方的主人家就开始忙碌了,要计划安排多少桌,借多少桌人的碗筷、桌凳,要杀几头猪(包括本家办喜事用和送到女方家的礼信【礼信:火腿、猪脚或者猪肉】),办多少盘菜(加上一个汤菜一般要凑齐双数),需要找多少人帮忙等等。然后东家借桌凳、西家借碗筷,这家借甑子、那家借茶盘,忙得不亦乐乎。新娘家也不例外,他们要忙着置办嫁妆、购买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通知亲朋好友等。男女方的酒宴正席相差一天,女方是第一天的中午,男方是第二天的中午。 执事单 办喜事的头一天,各路帮忙的人马一大早就纷纷从四面八方齐聚到主人家来了,大家七手八脚的你干这样、他干那样,三下五除二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干起活来。厨房的开始安案板【切菜、摆菜、洗菜用的】,有的地方规矩大的安案板时还得封红包,红包的多少要由主人家的大方程度而定。封四块的表示四季发财;封六块的表示六六大顺;封十二块的表示月月红;封二十四块的表示每个月双倍的发财。然后就是剖鱼、烧猪脚、洗肉等为第二天的正式宴席做准备;饭房的开始燎米【把米放进锅里用开水煮得半熟后再捞起来】蒸饭;茶房的开始包茶叶烧水泡茶;管客司【每一家过喜事,都由一个在当地有一定名望且能说会讲的人来主持帮忙的事务,也就是当那一天的家,我们称之为管客司,也有称总管的】开始分配活计拟定帮忙执事单。凡是来帮忙的人,都由总管安排活计,主人家喜事当天是不会当家的,完全由管客司安排。 帮忙执事单的题头称呼根据喜事的不同而有各自的说法。比如:结婚整酒称作“天作之合帮忙执事单”,出嫁整酒称作“出阁帮忙执事单”,生孩子打三朝整酒称作“弄璋(或者叫汤饼)帮忙执事单”,乔迁新居整酒称作“华堂落成帮忙执事单”,整寿酒称作“寿诞帮忙执事单”,整学酒称作“中榜帮忙执事单”,死人坐夜称作“当大事帮忙执事单”。然后按照四班八房的顺序写出所有帮忙的人员及所干事情的名单,这是有一定的讲究的,红喜从右至左一般的顺序是:总管、支客、礼房、捡房、厨房、饭房、茶房、烟房、酒房、柴房、执盆、添饭、倒茶、调席、抱柴、水电、音响、生火、勤杂等。执事单写好后,张贴于堂屋的右边窗户下边,按从右至左的顺序,左边要刚好与大门枋对齐,便于帮忙的人找到自己的工作,也便于支客司安排活计。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在各根柱子上贴上喜联,红喜用红纸写,白喜用白纸写。 过 礼 出嫁的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意思是花好月圆之意,预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放在堂屋里面,擦干净,绑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至亲的还会送上一床被盖,同时对新娘进行梳洗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者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额上的汗毛,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首饰,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吃过早饭后,新郎家就由管客司派出到新娘家过礼的人员。过礼,就是给新娘家送礼物,一般的礼物是礼信、配礼【搭配在礼信一起的其它礼物,如面条、白糖、副食等】和衣物、礼金等。有的地方规矩大一点的女方要男方送五个“一”:一万块钱、一百斤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条、一百斤酒。过礼的队伍由媒公媒婆带路,礼金也由他们保管。到了新娘家附近,快要到家门的时候,媒公就点燃一小串鞭炮,表示过礼的队伍已经到达,提醒女方管客司准备接客。 新娘家听到鞭炮响了之后,管客司也会点燃一串鞭炮,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屋了。过礼的队伍到了新娘家后,首先将所带来的礼物摆在堂屋里,让新娘家的管客司按照礼物清单一一清点,然后媒公会将礼金(一般是把钱摆成一定的造型,如扇形、圆形、半圆形、双喜、庆贺、新婚大吉、喜结良缘形状和字样等用镜框装好,这样一是美观、二是显眼,三是保险。)交给新娘家总管,交代完毕后,才能进入厢房休息。 迎 亲 正式结婚的那一天早上,天才麻麻亮,迎亲的大队人马就在带宾先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迎亲队伍由下列人员组成:带宾【即到女方家迎亲领头的那个人】、八仙师【即吹唢呐、打锣鼓的人】、接亲客【即新郎的至亲女性,如姐姐、姑妈、婶娘等】、新郎、带着绳子和滑竿【长短不一的木头或竹子做的】抬嫁妆的人。(作者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现在一般是用车接送了,规矩也稍稍有些变化。) 经过翻山越岭,爬坡上坎,终于快到新娘家了。仍然跟过礼的规矩一样,事先炸一串鞭炮,等到女方家的鞭炮回响之后,迎亲的队伍才会从堂屋经过进入厢房休息。带宾先生会和女方家的总管进行交涉,交换双方的意见、客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稍事休息,迎亲的人就开始绑行架(音:XINGJIA)【嫁妆】,绑好之后就抬到地坝外边放好。最重最不好抬的穿衣柜排在第一位,然后依次是碗柜、小衣柜、柜子、箱子、书桌、洗脸台、床架……最后才是火盆、椅子等,每一台小型的行架上都会帮一床被盖,路人可以从新娘陪奁(音:PEILIAN)【嫁妆、陪嫁】被盖的多少看出新娘家是否殷实、陪奁好不好,是否令别的姑娘羡慕。 开始安席了,女方家的其他客人都不会坐第一轮,如果有多余的席位也是可以坐的。因为这一轮必须先安排迎亲、过礼、送亲的人,他们吃了早饭后好赶路,因为新郎家要等到他们回家后才会开席。 发 亲 席毕,就准备发亲了。管客司一声高喊:“亲朋族戚且听好良辰吉时已经到,八仙锣鼓请奏乐烟花火鞭快鸣炮,迎亲姑娘作准备有请新贵人上轿。发亲啰!各就各位。” 抬嫁妆的人就来到自己认领的行嫁旁,迎亲的队伍按照带宾、过礼的、八仙师、接亲客、新郎、新娘、送亲客【新娘的至亲女性】、压轿娃【新娘的至亲男性且比自己年龄小,负责拿帐构和掌管箱子的钥匙,这样可以得到一笔比较丰厚的红包】的顺序排列,准备出发。 首先新郎站在堂屋里等候新娘,八仙师站在大门外阶檐口特意安排的八仙桌旁,鼓起腮帮子使劲的吹着和凄婉掉魂、催人泪下的《出门调》,打锣鼓的使劲敲打着《发亲曲》。在凄凉的乐曲声中,早已哭得是泪人儿的新娘被自己的哥嫂或弟弟慢步背闺房,没有哥嫂的由叔叔、姑姑、堂哥等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过堂屋时,在堂屋里放下,让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里的一个方斗上,踩上一双脚印,名曰:“踩斗”。新娘“踩斗”意味着把富贵也留给了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谷丰登。接着新娘家的管客司点燃葵花杆或香树皮制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后抛去,洒下满屋火花,预示新娘未来前程灿烂。新娘则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把筷子,向身前身后撒去,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此时新娘上穿右开胸,大袖大摆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罗裙,叫“露水裙”,头包青丝帕,朱花银饰,琅佩叮当,由人扶着在堂屋哭拜一番,辞别祖先、告别父母,然后步行起程。新娘向香火【堂屋正中安放的天地君亲师位】深深地作三个揖,喊一声:“爸、妈,我走了!”再由哥嫂背出大门口。背上的新娘双脚要向后曲起,尽量抬高,千万不要勾到了大门槛,否则娘家人就会认为新娘把好运勾走了,从此就会倒霉,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不吉利的。 然后再背出大门,给新娘穿上一双由婆家带来的绣花鞋,这时新娘就可以双脚着地了。 新娘上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由新郎准备一把花伞,叫“露水伞”,新娘来到了大门外送亲客赶忙把伞递给新娘打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时候,总管先生点燃一串鞭炮,随后亮开洪亮的嗓门说道:“青山青,绿水长,亲戚的友情终难忘;山路弯,草常绿,远来的贵客要离去。”意思就是开始送客了。带宾先生也点燃一串鞭炮回应:“天很宽,地很广,亲戚的未来日子长;山常青,水长流,打扰了贵亲马上走。”一是表示感谢,二是出发的信号。 此刻,唢呐、锣鼓、鞭炮齐鸣,鞭炮一炸完,抬行嫁的人就马上抬起行嫁飞跑,开始还守规矩,让大衣柜走在最前面,等背过了新娘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到前娘的前面,否则会被嬉笑为“送亲客”,那股兴奋劲儿简直没法比喻。 戏 亲 在娶亲途中,凡是遇到过河、过桥,抬行嫁的人就会停下来,把行嫁横着拦在路中间,不让新娘过去,目的是要新娘给烟和发太阳花、糯糍粑、红包。等新娘给大家装烟并且点然之后大家又一窝蜂似的往前跑了,等到下一个目标大家又如法炮制,继续闹下去,如此周而复始,往往要闹大半天才能够到家。 等到快到新郎家时,更加热闹的花样百出的戏亲节目开始了。 那些未结婚的毛头小青年或者孩子们,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捉弄新郎新娘,往往搞得新郎新娘哭笑不得,喜庆的日子又不能发火,只好哭脸把着笑脸待。什么推磨、打花脸、抬轿子、挂牌子、咬苹果、锥屁股、站板凳、坐独轮车、背茅屎板、戴高帽子等,只要能够善意地整整新郎新娘,逗大家开心,他们什么花招都会使得出来。 拜 堂 圆亲的人是由新郎的至亲且夫妻原配双方均健在的老年人担任。他们要负责给新郎新娘铺床、点花烛、换踩堂鞋等。等到新娘快到家门时,圆亲的人赶忙拿出一对红烛点上,然后拿出两双千层底布鞋去给一对新人换上,提着他们的旧鞋回来。并且这样的踩堂鞋只能够穿一次,以后就会把它压在自家的猪槽下边,直至烂去。 等这一帮子愣头青闹够了,圆亲的人赶快去给新人换上踩堂鞋。 等踩堂鞋穿好之后,在一片宝盖【新郎的至亲好友为恭贺新郎新婚大吉而赠送的彩礼之类,有长挂鞭炮、灯笼、毛毯等,毛毯上贴有用人民币拼成的字样或者用红纸写成的人民币数量】轰炸的啪啪声中,一对新人在一对金童玉女的牵引下,在另一对金童玉女抛撒的礼花中,缓缓进入堂屋,新娘跨进婆家大门前,要用脚踏一下大门槛,以示自己来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龛前举行拜堂仪式。 准备拜堂了(这时候堂屋里的礼桌照例要暂停一会儿工作,因为女方送来了让堂的红包,没有不让的道理。)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男女双双站在堂屋里的牌位前,新人在拜天地、拜祖宗、父母、夫妻对拜之后,新郎新娘双方立即抢先奔入洞房。 坐 床 进入洞房时,这一对新人会争先恐后地抢占床铺,据说谁先坐到床铺意味着将来就是谁当家。“坐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有心计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线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尽力把新娘挤到界线外去,双方各不相让,挤挤挨挨,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不由然然一笑,坐床便随之宣告结束,十分风趣。 这时候,送亲客只能站在远处观望,按规矩是不能随便说话、乱动的。 等新郎新娘在床上坐定后,管客司又才炸一串鞭炮迎接送亲客进屋。 这时,一帮小孩献殷勤讨红包的时候到了,倒水洗脸的、倒茶的、撮火的,只要你干一样,新娘就会封一个红包。甚至有的小孩什么也不做,也厚着脸皮向新娘讨要红包,新娘子也会给的。 坐 席 俗话说:“千兵有头,万军有主。”开始坐席了,管客司在大门口一声吆喝:“凡是帮忙的人,请各就各位,马上就要开席了。”帮忙的马上停止娱乐,雷厉风行。从四面八方赶来吃酒的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坐上八仙桌,没坐到席的也只好等下一轮。坐席时只要是懂规矩的人,都是不坐上八位的(靠堂屋的那方)。接着上酒的上酒、装烟的装烟、端菜的端菜,添饭的添饭、倒茶的倒茶、洗碗的洗碗。每桌七碗八盘一钵汤,共计凑齐十六样菜,第一轮八桌或者十桌很快就开席了,院子上下到处都弥漫着酒肉的香味混杂着女人迷人的香气。 一轮吃毕,下一轮的客人争先恐后地按每桌八人自觉坐上,这称之为流水席。超出了范围就会给老板带来无数的麻烦事。一轮一般安排双数桌,八桌或者十桌,那要看来客的多少而论。决计不会安排单数桌,那样就显得不吉利。 席间,送亲客会端来烟、糖、葵花籽、粑粑等一一散发给坐席的宾客,宾客们既要接菜,又要装粑粑、葵花籽糖,主人家还安排得有装烟的,加之送亲客也有装烟的,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但又脸热耳酣,高兴之极。 整个院子里只听见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欢闹声。地上到处都是酒瓶、鱼刺、骨头和烟蒂等。 等安到第三轮的时候,管客司会在其中靠右边的几张桌上放上一张小红纸条,意思是送亲客坐的位子,其他的宾客看见了红纸条都不会去坐那几桌的。 凡是坐席的人,只要有经验的,都会判断出一些情况。比如,出菜时先上桌的必定是凉菜,菜的好与差是先差后好,等到汤钵出现了,就表示菜已经出完了;每当听到一小串鞭炮响后,肯定是厨房出菜了;要想在人多的时候能够早点吃到饭,你得首先捞到一双筷子等等。 现在山里人的眼光也逐步放开,效仿山外,许多地方出现了便民服务队。所有的餐具一应俱全,不再像以前要过喜事了,主人家要忙碌三四天时间去借东借西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土家流水席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 闹 房 临近结束时,领头的会说:“哥们姐们别久闹,千金难以一通宵,吉日良辰好打炮,你我莫当电灯泡。”“闹房闹了大半夜,祝福新娘早坐月,哥们也不叫多谢,打三朝时再作客。” 领头的说罢带头起身走出洞房,领头羊一动,众人像穿着连档裤一样在一片嘻笑声中随着领头的陆陆续续走出新房。 喝茶穿鞋 拜堂的第二天早上举行“出拜”。堂屋里,族戚的长们辈围坐在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方形案桌周围,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茶缸。新娘一一拜见族戚的长辈,长辈们说一些祝福吉利的话语,新娘会一一地给各位长辈倒茶,茶喝完后他们就将喝茶的红包放在茶缸里,多少不等。喝茶完毕,就开始穿鞋。新娘将从娘家做的布鞋一一发放给各位长辈,长辈们就又一次拿出打发钱给新娘。 吃早餐时,新郎新娘会在席上给各位宾客装烟、抓瓜子,与全体亲朋见面,互说祝福的话。 送送亲客 吃过早饭,送亲客该走了。在新郎点燃的一串送别的鞭炮声中,送亲客出门了,新郎在后面背着送亲客的行李在后面跟着。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规矩,送亲客向新郎取回背篼时,只能反手从背后去接,不能回过头来看新郎,否则会遭到新郎家所有宾客的嘲笑。等接到 背篼后,送亲客继续往前走,新郎也会继续跟着,直到送亲客丢下一个红包后,新郎才会转身返回。如果新郎想得到更多的红包,就继续往前送。 回 门 婚后第三天(路程太远的是七天),新娘偕同夫婿就会回到娘家省亲,叫做“回门”。“回门”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见岳父母的礼节。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送上丰盛的礼物,如糖、烟、酒、副食之类的,其中二十几斤重的一只猪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门”时,新娘要走在前面,新郎走在后面;返回家时则相反,并不能回过头去张望。 “回门”必须当天返回,绝对不能在娘家住宿。即使是出嫁多年的姑娘回到娘家时也决计不会被安排与夫婿同住一间屋子,这是土家族的禁忌。 到“回门”归来,作为土家族心目中所崇尚的人生大典-------婚嫁礼仪才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 土家族的传统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许许多多的禁忌和规矩,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仅仅结婚这一套作者前前后后就整整花费了两个周的时间写作。还有,比如死人坐夜啊,生孩子打三朝啊等等,规矩各不相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也不尽相同,作者这里仅仅是写出了恩施利川土家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示我们这里奇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吸引外地的游客来到我们这里,我们责无旁贷。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