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进入"广西时间" 文艺演出浓缩壮乡文化
2010-08-04 21:47:23 作者:56china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浏览次数:0
8月2日上午,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在沪精彩开幕。图为壮族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欢迎各方宾客。记者 苏华摄</font>
在宝钢大舞台的精彩表演。特派记者 苏华摄</font>
广西新闻网</font>特派记者 张若凡</p>
广西人,广西的乡音,广西的民族文化,上海世博会变成了壮乡的舞台。8月2日上午10时,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正式开幕。这一周的宝钢大舞台将是好戏连台:40多场文艺演出,17个“非遗”项目展示……广西人带来的精彩在世博园里刮起了一股浓郁的民族风。</p>
广西元素扮靓宝钢舞台
2日上午,作为广西活动周的主场,宝钢大舞台已经装扮一新,最引人瞩目当属“世界最大的壮锦”。这幅明黄色的巨大壮锦悬挂在半空中,画面中呈现出凤凰、绣球、广西12个世居民族和铜鼓等八桂风情,也有和平鸽、世界地图等元素象征着世界各国欢庆世博。</p>
在宝钢大舞台的传习区里,随处可见各种广西元素。两台织机架了起来,壮族姑娘现场表演织壮锦的绝活。不远处飘来一股浓浓的茶香味,原来是侗族姑娘在打油茶,桌子上大大小小的碗里装着葱花、米花、花生等配料。她们说,要让各地游客尝到最正宗的广西油茶。<br />
文艺演出浓缩壮乡文化
|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精彩的文艺演出马上登场。宝钢舞台上演了一场连广西人都难得一见的民俗演出,更是让外地游客看得如痴如醉。</p>
傩面舞是古代腊月里驱逐鬼疫的一种仪式,是非常久远的流行于广西民间的活动。演员们戴着五颜六色的面具,跳起祭祀、驱魔等极具原始风格的舞蹈动作,仿佛远古人物在眼前翩翩起舞。</p>
瑶族猴鼓则讲述了一段人与猴的传奇故事。相传瑶族祖先为躲避官兵追剿而躲到山上,一群猴子一路用石头敲击钟乳石,引走了追兵,瑶族祖先得以在山里安住下来。演员在舞台上模仿猴子精灵调皮的样子,围着一面大鼓又敲又玩,看似不经意的敲击却自有一番韵味。</p>
台下坐着一对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老年夫妇,看得津津有味。老先生说,他听不懂关于节目的中文介绍,但是光看演员的表演,就能看出是一个关于人与猴的故事。当他通过翻译得知猴鼓的由来后,他更是对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大加赞赏。</p>
游客动手体验广西民俗
好东西往往贴着“眼看手勿动”的标签。广西周的精彩可不仅限于眼睛看,丰富的互动内容邀请各方游客一起动手发现乐趣。</p>
在民俗展示区,两个侗族小伙正在演示打糍粑,雪白的糍粑放在石槽里,两人手里的木棍一起一落,配合得恰到好处。湖南游客严先生接过木棍,也要过把瘾,可手里的木棍往石槽里一捶,就被粘性十足的糍粑粘得死死的,他幽默地向侗族小伙求助:“快救救我啊,我真是无法自拔了!”
打好的糍粑被送到一旁的侗族姑娘手里,她把一大团细腻粘稠的糍粑搓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小球,放进由芝麻、花生、白糖磨成的粉末中一滚,就成了美味的“驴打滚”。严先生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觉得特别香甜。</p>
作为广西周的“三最”之一,世界最大的独弦琴也是游客们关注的焦点。只有一根琴弦,怎么能演奏出这么丰富的音调?琴师苏春发看出了游客脸上跃跃欲试的神情,一把拉过一位女游客,手把手教她弹琴。</p>
怎么用一根弦弹出曲子?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琴身上的一根摇杆。摇杆连接着琴弦,演奏时需要一只手控制摇杆,一只手拨动琴弦,用摇杆摆动的角度来让琴弦发出不同的音调,差之毫厘则会谬以千里。女游客亲手试过以后不禁感叹:“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