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国内新闻

艾滋孤儿生存现状:贫穷而又缺少救助

2010-07-28 09:54:29 作者:56china 来源:四川新闻网健康频道 浏览次数:0

 据统计,在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中,仅15岁以下至少已经失去父母中一人的艾滋孤儿,目前就有7.6万人,而这个数字到2010年将剧增到26万。贫穷、辍学、歧视困扰他们,孤独、仇恨、敌对缠绕他们,破裂的家庭不足以给他们温暖,新家庭领养、寄养却遭遇瓶颈,艾滋孤儿的路在何方?<strong>  贫穷缺少救助

  “贫穷是50%以上的艾滋孤儿的生存现状。&rdquo;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启民说,他已经关注艾滋孤儿多年了。他分析说,因为贫穷才去卖血,因而感染,即使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看病欠下的费用也使家庭债台高垒,到头来却是人财两空。</p>

  山西省晋南新绛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樊品告诉记者,他们最近给县内的艾滋孤儿集体检查了一次身体,营养不良、视力下降厉害、轻度贫血的孩子有好多。</p>

  “昨天就遇到一个正长身体的初三孩子,一个月只靠10元的生活费过活。&rdquo;樊品说她自己虽然身在新绛,但也想象不出孩子是怎么熬着的,“可能孩子只能吃馒头,菜肯定没得吃。&rdquo;

  据悉,在四川,&ldquo;还没有专项经费用于艾滋孤儿的救助”;在河南,父母双亡的艾滋孤儿可以领到每月160元的生活费,而更多的单亲孤儿却不能享受任何补助。可单亲染并出走的现象普遍,这些孩子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或被寄养在亲戚家。</p>   辍学政策落实不到位</strong>

  因为贫穷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们,为了避免辍学,国家在2004年底推出了&ldquo;四免一关怀”政策,要求&ldquo;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p>

  记者致电部分省份的有关部门了解到,在四川给艾滋孤儿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活动根本没有启动,在河南、吉林、云南和山西只有父母双亡的艾滋孤儿才能享受减免学费,书费还得自己出。</p>

  “‘四免一关怀’政策在基层落实得不好。&rdquo;李启民说,&ldquo;一些家庭已经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么会掏100多块钱给孩子买书呢?开学时好多孩子进了课堂,不久就都回家了,因为没有书。&rdquo;

  事实上,贫穷只是艾滋孤儿辍学的一部分原因。四川大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四川,能够上完高中再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因为,“这些孩子,学习没有人能辅导,也缺少管教,成绩普遍不理想,大多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rdquo;

  歧视时常发生在身边</strong>

  “几乎每一个艾滋孤儿都面临歧视。&rdquo;李启民这样判断,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前不久发生在北京的故事。经他介绍,一名河南籍艾滋孤儿被北京一个家庭领养了,孩子的领养手续很顺利,户口也办到了北京,但给孩子找学校却费了好大的力气。即使提供了详细的体检证明,学校也不收,协调多次也不成。最后动用许多力量,通过该校所在区县教委施压才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p>

  “为了保护孩子,我们一般都不暴露他们的身份1山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樊品透露说,“但即使不暴露艾滋孤儿的身份,他们的贫穷也会招致歧视。&rdquo;

  而已经表明&ldquo;艾滋孤儿”身份的小周告诉记者,他不想在老家上学,因为老师对自己有看法,又因为不喜欢老师,他也不喜欢读书。原本应该读初三的他,刚刚办好手续到郑州读初一。</p>

  也许有一天,艾滋孤儿问题将成为比艾滋本身更可怕的人类灾难。</p>   “阳光家园”屡遭诟病

  据了解,寄养在亲戚家是河南艾滋孤儿安置中的主要形式。</p>

  但艾滋病带来的家族性贫穷,大大冲淡了亲戚间固有的亲情,孩子一般很难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顾。为此,河南省兴办了“阳光家园”,但情况却不理想。</p>

  干净、漂亮的“阳光家园”却不能吸引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去。昨天,记者了解到,在河南省西华县艾岗乡半杰楼村就有去年就已经建好,却一直闲置的“阳光家园”。</p>

  在&ldquo;阳光家园”有几条这样的探视规定:&ldquo;第三条:探视时不准带任何钱物。&rdquo;“第七条:因特殊情况儿童需回村探视,每月一次,但必须凭村委会所开证明经院领导批准后,严格填写回村探视登记卡后方可离开。&rdquo;

  很多孤儿的亲属对“阳光家园”严格的外出制度和探视制度表示不满。孩子们也不习惯这样军事化的管理。</p>

  李启民说:&ldquo;‘阳光家园’是政府负责任的一种姿态,不能全盘否定,但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更人性化。同时从孩子个体的角度来考虑,&lsquo;阳光家园’并不是理想的养育方式,还是要提倡以寄养、领养为主,这样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回归社会,而不是在孤儿院里过孤岛似的生活。&rdquo;

  寄养领养遭遇瓶颈

  因为,&ldquo;寄养”只是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孩子不算家里的人,孩子大了可以离开。所以,群众的积极性不够。因此,有专家提出国家提供补偿。但一年只有1000元的补助,仍然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据李启民透露,国家正在漓江和驻马店试点更高金额的补助,相关的政策可望尽快出台。</p>

  李启民说,更多的家庭愿意领养一个孩子,但很多监护人不愿意孩子远走,觉得对不住亲人,尽管孩子过得很痛苦也要留在身边。可按规定&ldquo;必须领养人、监护人、孩子都同意”才能领养。同时&ldquo;领养人没有孩子或孩子死亡”,事实上有经济条件也有意愿领养的人很多,但符合条件的人不多。第三个原因是,人们普遍希望领养小的孩子,但因为艾滋发病的规律,健康的艾滋孤儿一般都大于8岁。</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