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山水风情相宜的卡拉
雨后山水风情相宜的卡拉
金黄色的鸟笼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在丹寨县龙泉镇的卡拉村,每走进一户农家,都会看到满地的竹屑和古老窗口下编织鸟笼的苗族工匠。“鸟笼摩托、鸟笼新房……”村子的一切都用鸟笼作为前缀,小小的竹笼,寄托了这个村寨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愿望……
卡拉“笼中村”
“我压根没想到这种山高水远偏僻之地,居然有编制鸟笼这种富足闲情者才有的手艺。无论丹寨县城,还是大山里的村寨,时常都会看见房前屋后挂着的鸟笼子,养鸟逗鸟是这里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在这样原生态的地方,透着一种最真实的怡然自得。”一位上海摄影师,几个月前从卡拉村回到故乡后,在自己的博客上表达了对卡拉村的感受。
这座古老的村子,距离丹寨县城3公里。卡拉在苗语里代表着“美好、向往”的意思。正值雨季,卡拉村美丽洁静,村寨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近处紧挨着芦笙场的水塘边,3个村童手提竹杆在小石桥上玩耍,桥下一个挽着唐朝仕女般头髻的妇女正在低头洗衣,身旁的鸭子在水中悠然自得……
村支书吴明海介绍说,卡拉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共有125户,总人口483人。主要为吴、杨、王三姓,其中吴、杨两姓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村子里100多户人家,从事鸟笼的加工户就达到90户。“你看这一栋栋新房,就晓得鸟笼对我们有多么重要。”51岁的吴文宇说。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爱鸟养鸟的习俗,而鸟笼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具。目前,丹寨县卡拉村已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古老手工制造鸟笼专业村。当地编制的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为原材料,坚固耐用而且不变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之别,圆形居多。正常情况下,笼内均设有供鸟站立的横杆,两头紧贴笼边处还分别套挂一个精美的花色瓷杯。
每个月,约有7000只各式鸟笼从这里销往全国各省,供不应求。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村子几乎没人外出打工。靠一只只精巧的鸟笼,当地人月收入可达到2千多元,“即便是到沿海的工厂,也开不了这么高的工资”。村支书吴明海说,他曾经在云南澜沧县的超市内,看到卡拉村的鸟笼被悬挂售卖。
制作鸟笼的半世光阴
68岁的老艺人杨通元是当地公认的手艺最高,年纪最大的人。由于制作鸟笼,特别是制作笼圈时需要很大的气力,杨通元现在只能专一地给大家制作鸟笼顶上的“提花”,靠此一项,他每星期大约能挣到400至600元不等。
杨通元说,本村人制作鸟笼已有七、八代人,大概有200年历史。他说,以前村里人因为养鸟的需要,自行设计制作。如有多余,就提到集市换点零花钱。到后来,外界的需求越来越多,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岁月在钢据与竹条的磨擦声中慢慢流淌,“从小看父母亲在火塘边做笼子,15岁时,我亲手做了第一只。”杨通元掐指一数,已过了半个多世纪。在此之前,他没有拜过师,所有的技术都是靠耳濡目染。而今,他的3个儿子,也加入了鸟笼加工的行列。这也使他的一家有了相对宽裕的生活。“其实核心的技术,也需要老人及时提醒。”在一旁的村支书吴明海补充说,他们正打算为杨通元申报文化传承人的称号,希望他能带些徒弟。
鸟笼中的生计
51岁的吴文宇是当地生产鸟笼的大户,他一家四口人,每天可以生产出20只左右的鸟笼,这个数字不仅给他带来了实惠,也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他的妻子王德芬是邻近的泉山村人。30多年前嫁进了卡拉村,从此也与鸟笼结缘。“半年,她就要学会所有的工序,而且是必须学会。”吴文宇说。
“我每天上坡割完牛草,妻子已经把竹条煮进锅内成形,等我回来开始加工。即便是最忙的插秧、打米时节,也是请人帮忙后,晚上接着赶工。”吴文宇说,制作鸟笼工艺繁琐,但只要任劳任怨,就可以致富。
35岁的吴学军另辟蹊径,专门加工700元一只的高档鸟笼,吴学军说:“别的人家一天可以生产20只,我却7天生产一只。产量不行,但效率相当。”吴学军因为曾经有过打工经历,他将目标定位在高端的竹雕工艺上,他所制作鸟笼的被称为“竹节笼”,每一根细细的竹条都是被刀具雕刻成竹节模样,两指宽的竹圈上,则浮雕着“双龙抢宝”、“龙凤成祥”等各式的吉祥图案。
在他看来,价格并没有挡住客源。因为,他所制作的每个鸟笼,都有人抢先预订,“有时候不敢接活,怕赶不出来,被人责怪。”
和很多普通苗寨一样,卡拉保持着古朴的民族风情。村子中央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护寨树,依然被虔诚供奉。村子里的人,但凡遇到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时,大伙一定都会穿上盛装走向花坡。“一家之客即是十家之客”,当有客人来家,或是村子里的婚丧嫁娶之时,大家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尽管这会让他们损失经济效益。
鸟笼给卡拉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带来了变化,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客热情和本真天性依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