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推荐厂商

北京传统手工艺雕漆

2009-09-28 09:02:50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雕漆主要的原料是“漆”,主要工艺是在漆上“雕”。北京雕漆以雕刻见长。在漆胎上涂几十层到几百层漆,厚15至25毫米,再用刀进行雕刻,故称“雕漆”。

    漆器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早在夏禹时代已见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在汉代,漆器被作为日用器具,日渐普遍。唐代的漆器实物制作也有明显的发展。宋、元、明朝之后,漆器的制作有20多种。北京雕漆据史料记载,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元代有名漆工张成、杨茂两家,作品我国现有珍藏,对后代雕漆艺术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明代,雕漆工艺发展很快,雕漆名手,世代相传,如张成之子张德刚,杨茂的后代杨埙,都成为技艺高超的名匠。明永乐年间在北京设有果园厂,是当时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的大型官办手工业作坊,集中了全国各地雕漆艺人,为雕漆工艺在北京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北京雕漆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品种兴盛起来。

    清代的雕漆工艺精品大多是在乾隆和嘉庆年间所制。乾隆后逐渐衰退,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已无官营作坊,技艺几乎失传。后由于清官内需要修理雕漆工艺晶,北京的民间雕漆又兴起。当时有油漆彩画艺人萧兴达、李茂隆等,他们从清官内需要修理的破损雕漆品上得到启发,并合作创办了雕漆作坊,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下半年,在北京剪子巷开业,取名“继古斋雕漆商会”。

    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萧兴达、萧乐安、李茂隆等人制作的“群仙祝寿”大围屏获得一等奖,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从此,北京雕漆扬名国内外,一度又出现繁荣的局面。民国时期,北京雕漆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当时有代表性的较大作坊仍是“继古斋”。

    北京雕漆的风格是:雕工细腻,造型别致,古雅大方,品种丰富多彩,富有变化。它在表现人物形象、室内室外景物的层次深度上,都有独特的效果。制作一件雕漆作品要经过设计、制胎、光漆、画工、雕刻和烘干、磨光等多道工序,用时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以上才能做成。因此精雕细刻的制作过程也赋予了雕漆器更大的魅力。如今市场上的漆器,京城百工坊是个比较养眼的地方,您要是爱好这门工艺不妨去看一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