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哪里会关心这个普通的民间艺人?几十年的流浪生活,不但没有改变色拉西的贫困状况而且使他濒于无处安身的悲惨境地,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址位。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党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对民族艺术家的关怀使色拉西的艺术天才获得了新生。一九四九年,他被选入内蒙歌舞团。从此,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觉悟有了提高,思想有了进步,以更高的热情刻苦钻研演奏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头琴演奏艺术水平,满怀激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人民群众哺育了色拉西这位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了解人民,理解人民的心声。他那动人的演奏技巧是与几十年悲欢苦乐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它的音色低沉,挥厚而又柔和。色拉西充分掌握和发挥了这一特色,使他的演奏优美动听,别具一棍感人肺腑。他那艺术表现和演奏技巧的高度统一,给听众以水乳交融的和谐感,成为内蒙古著名的马头琴演奏艺术家。他演奏的优秀曲目主要有三部分:民间器乐曲,如:《巴谱》、《荷英花》等;古老宴歌,如:“《天上的风》、《雁》、《穆楚烈》等;抒情民歌,如:“《诺力格尔玛》、《兄嫂》、《韩秀英》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