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境贫寒,色拉西十四岁时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给人家放牧,每天天亮即出,日落而归,同时边放牧边照顾四岁的小弟弟。活计十分劳累,但是不论怎么忙,怎么累,他也舍不得放弃学拉马头琴。不仅空余时间学,每天出牧时都要背上小弟弟,带上马头琴待到牲畜吃上了草,弟弟睡着了觉,他便席地面坐,练起他那心爱的马头琴。
色拉西十九岁那年,为了躲避当兵,也为了专心致志地学艺,用以维持以后的生活,便到莫力庙当了庙丁。当时,庙里有一位名叫仁钦的马头琴手以演奏古老宴歌而闻名。色拉西慕名而去请他演奏。他的演奏使色拉西十分钦佩,他当即拜他为师。通过学习,色拉西继承和发展了仁钦的演奏技艺,并用自己的特点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从此色拉西便以演奏马头琴为此浪迹四方。他背井离乡,走村串户,给人们演奏马头琴,借以糊口。他所演奏的大多是表现人民大众生活的民歌。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那仁格日勒》。为了生活,色拉西也曾到过王公贵族家里演奏但最多的还是为劳苦大众演奏。他植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深受群众的热情和爱戴,人们热情地称他为“我们的名琴手”。他的足迹踏遍了科尔沁草原,他的名字被人们到处传颂。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科左中旗后,发现了色拉西高超的马头琴演奏技艺,曾把他带到东京进行演奏和录音。此后,他又曾在旗协和会的组织下,和其他民间艺人一起到各村“日满友好”会上演奏马头琴。然而,不论到何处色拉西都坚持演奏古老的蒙古民歌,琴声如泣如论抒发人民痛苦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