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博客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人物工艺师

华县皮影“江湖人”记录:秃子娃老矣!(图)

2009-09-18 15:29:37 作者:中国民族文化网 来源:[标签: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民间艺人2008年12月15日
故事,“上世纪80年代,唱红了之后,家里弟兄慢慢都大了,娶媳妇、盖房子都需要钱,老三、老四就和我舅舅学了裁缝,学成后我给寻了活,在合作社卖成衣。当时才开放,我演戏的时候从外面进了布料,老三老四做好了成衣我再拿到外面卖,家里经济就活了,先后盖了两院子房。当时班社其他人看我没有把唱戏当回事,都有意见……后来就把班子散了,我说我今后不唱戏了,你们自己搭你的班子。”  越来越多的皮影传人都像吕崇德们一样,迫于生计,另谋活路。老艺人雷全印说得在理:“我们江湖人就是混个嘴,我演戏你要管我生活,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  今年夏天,我在皮影戏的“老窝”太平塬上住了一个多月,发现那里的村民常常把人分为三种,首先是拿笔杆子的(当官的或者做生意的),其次是手艺人,最末才是种地的。皮影戏对于艺人从来就不是一门艺术,而仅仅是一门手艺,一种能够养家糊口的方式。一旦有机会脱离手艺人,而成为商人,他们会毫不犹豫。  不过,演戏对艺人来说,又不仅仅是赚钱的手艺,有一首民谣唱得好“走遍天涯到处是吾家,步长途风吹雨洒,登高台讲经说法,论琴音六律造化,言字意四音不敢差……演苦戏引人泪巴巴,演乐戏惹人笑哈哈,自古道戏假情不假……技艺虽高不敢夸这是一宗文化,任凭他庸夫俗子耻笑咱。”曾经皮影艺人唱着这样的歌,在整个关中大地行走,到处唱戏。那时,无论是婚丧嫁娶,老人过寿,盖新房,过庙会,农业丰收都会请皮影戏。81岁的老艺人郭树俊说,解放初,唱卖戏(靠卖票取得收入)的时候,一毛钱一张票,一个晚上能来一千多人,一个戏班能收入100多元。皮影艺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手艺。  洗净铅华,谁主沉浮?  然而,“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曾经独领一代风骚的华县皮影,如今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大概是渐行渐远,几乎每个人都在说,随着电视电影的兴起,年轻人不爱看皮影戏了——没有观众的戏剧是必然要灭亡的。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华县的“外人”越来越多,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美院、新华社记者、央视记者……这些人来了又去了。可是洗净铅华,热闹过后,老人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难地生活着。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华县皮影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具体支持,但在这个时候,一些新情况又在悄然发生:  华县一个职业技术学校摇身一变,成为陕西雨田
关键词:[标签:关键字]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