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民族乐器传承和改良大师薛文安(左)正在指导年轻人弹奏民族乐器。云南省著名的民族文化展示基地——“云南民族村”日前被正式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题:西方人类学者的“东方情怀”不应忽视贫困地区民族发展需求
新华社记者 程云杰 吉哲鹏 刘娟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格奥尔格·费弗在昆明出席一个国际会议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要保护文化多样性,政府就不能过多干预,即使一些干预措施是出于好意,最后也会造成恶劣影响。</p>
他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自己“非常尊重任何尚未现代化的文化”,“虽然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我并不认为自己在柏林的生活要比那些依靠伐木,农耕和渔猎的人群更幸福。”
费弗并不是唯一希望欠发达地区民族继续维持其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海外学者。在此间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海外学者中间,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多样性的赞叹与对政府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质疑同时存在。一些人坚持认为“原生态的传统是最好的”,“政府应该选择顺其自然”。</p>
然而会场之外,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最盼望的就是告别所谓的“原生态”。西双版纳州勐腊镇曼龙勒村村民岩波扁就准备将自家的吊脚楼盖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以便有更多空间停放自己的四辆机动车。他告诉记者:“房子首先要住着舒适安全。”
针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中国第一位藏族人类学博士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解释说:“西方人类学者对于原生态的迷恋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反映了人类学者的一种梦想,但是却脱离了现实的土壤。”
他说,人类学研究始于工业革命之后,主要是欧洲的一批学者。当他们最初接触到更传统的异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时,自身正在经历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特别追求更简单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但这种沿袭的东方情怀常常有悖于欠发达地区民族的真实愿望。</p>
格勒指出,现代化从17世纪开始就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人类的发展历史是先有人的概念后有民族的概念,人是第一位的,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要生存,要富裕,所以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只能在发展中得到保护。</p>
以岩波扁家乡的住房改造为例,为了防止傣族建筑文化随着吊脚楼的淘汰而丢失,西双版纳州政府不仅培训了傣族民间建筑工匠而且制定了专门的傣族新民居施工导则,希望从机制和资源上确保这种文化的延续。</p>
在当代社会,没有哪个民族可以生活在真空环境甘愿成为现代社会的“活化石”。如果经济和物质上长期落后,一个民族的自豪感就会降低,并不利于对本民族传统进行更好的保护。</p>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彭兆荣说:“如果一个族群能够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的权利。”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秘书长皮特·纳斯说:“人类学就是研究其他人群的文化,在理解另外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中国的多民族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方式值得世界去认识和解读。”
他说:“人类学的研究应该是基于人的现实需求关注未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人愿意重复几百年前的生活,关键是要在传统保护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