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程云杰 缪晓娟 李怀岩</font>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就是汉人。我怀疑,大多数西方人都像我一样对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缺乏了解。”
在昆明亲眼目睹了使用不同文字,有着不同风俗习惯和传统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皮特·戴维斯教授对华夏文明有了新的理解。</p>
与近千名海外人类学者一样,戴维斯专门来昆明出席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这场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学术界“奥林匹克”为世界认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学术交流、文化展览、田野考察和影视资料展映,人们不仅看到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力求保持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所面对的现实压力,也看到了中国在尊重历史和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探索。</p>
联合会秘书长皮特·纳斯博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使世界在很多层面上趋同,这意味着一些弱势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会流失。在中国内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必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放弃自己的一部分传统。“但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努力在促进共同发展和保持多样化传统中寻求一种平衡。”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教授尼古拉斯·泰普在接受电子邮件采访时指出,中国的民族政策总体上是“令人赞赏的”,尽管在执行层面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p>
他说:“我认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可以借鉴中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积极差别政策。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使少数民族地区的观念更加开放,而中国的民族政策则积极鼓励少数民族保护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位曾在中国进行多年田野调查的学者认同华夏文明的发展是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和依存的结果,认同汉文化的兼收并蓄在中华文化的演变中起到了凝聚力的作用。</p>
他说:“从我在中国观察经历的情况来看,一些少数民族居民都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逐渐放弃自己的传统。如果没有民族优惠政策来鼓励少数民族的认同感,一些民族传统会丢失得更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博士指出,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在尊重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制定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内容。</p>
何星亮说:“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促进各少数民族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共同发展,因为华夏文化共属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它是超越地方和族群之上的璀璨文化。”
历史研究表明,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北狄、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鹘、蒙古等北方民族及南方的苗蛮、百越等民族,并大量吸收了这些民族的文化。</p>
“即便是在中国最大的单一民族聚居区西藏,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中国第一位藏族人类学博士、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说,“敦煌发现了大量文献证明吐蕃人积极学习唐文化和军事制度。藏族人离不开的茶叶也是从内地传来的。”
格勒博士在此次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藏族在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上都具有极大的独特性。但是它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何星亮也认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任务是既要保护多样性,又要增强同一性。他说:“如果只强调保护多样性,而不强调增强同一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将会逐步扩大,同一性或共同性将会逐步削弱。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就会受到损害。”
联合会秘书长纳斯说:“全球化和民族自治是正在影响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两者之间,政府需要起到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这种统一要建立在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有必要增强公民意识。未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国民和世界公民意识也许会越来越强,这是非常重要的。” (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