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初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初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根据民间习俗,这一天要祭祖、理发和吃猪肉,以感谢上天的恩赐。
在甘肃的永登县苦水街,“二月二”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即“踩高高跷”。作为民间艺术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杂技,苦水高高跷经几百年演变,已由原来的两三尺增至现在的三四米,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因此,人们把这种高跷叫做“高高跷”。
居凡间 睹“天神天将“
苦水街“踩高高跷”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苦水街村分北街和南街,长近一公里。耍社火,北街的向南舞,南街的向北舞,互相竞争,各显精彩。“二月二”这天是闹社火的高潮,也是踩高高跷高手们最露脸的日子。 窄窄的街道,两边涌动着数以万计的观众,上百人的高高跷队伍从低到高依次走来,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彩绸服饰迎风飘动,手中道具,不时舞动,好似天神天将,甚是威武壮观。
闹社火 盼“龙魂回归“
苦水高高跷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在苦水街东,有一道岭叫长山岭,形象酷似一条巨龙。在明代以前,这里和大通河流域一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途经苦水时,发现长山岭是一道长龙,当即斩断了龙身,赶走了龙魂。至今,长山岭还有"斩龙岘"的地名纪念此事。但是,自刘伯温斩断龙脉后,长山岭和整个庄浪河流域的绿色植被便逐渐枯萎,成为荒山秃岭。
苦水街的人们为了记住这一历史悲剧,盼望龙魂回归,龙体合身,让长山岭和庄浪河流域重披绿装,老百姓们折起了纸龙,在锣鼓伴奏声中,舞龙行祭。果然,老天降起了喜雨,大地丰收,农民重又过上了好日子。从此以后,就从元末明初开始兴起了二月二闹社火的习俗,苦水百姓年年在惊蜇节气前后的二月二,踩高跷、舞大龙、闹社火,延续至今。上等木 演“凌空飞舞“ 苦水高跷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高。一般在9尺到1丈那么高,也就是说有3米多高,加上表演者的身高,苦水高高跷可达4.7米至5米。制造高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脚蹬用柳木。高高跷表演连演3天,每天都有5万-6万人前去观看,场面极为热闹有趣。
苦水街高高跷主要以传统秦腔本戏为主要表演内容,踩高跷的人数多少,由剧中人物多少决定,剧中人物多,踩高跷的人就多,人物少,踩高跷的人就少。表演时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剧中的脸谱,拿上道具,排上长队,凌空飞舞,充满刺激。
重宣传 促“名扬海外“
作为一种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形式,苦水高高跷从产生至今,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居住在当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口传心授,自娱自乐,但是没有人去记录、挖掘、整理、采访报道这种极为独特的民间艺术。直到2001年和2002年,由苦水籍词曲作家杨昭亮经多年研究创作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才对苦水高高跷作了生动的介绍,苦水高高跷才有了正式的文字和音像记载,并且在国内外产生影响。
说起苦水高高跷在甘肃乃至全国扬名,巨崇绍老人也功不可没。自1991年从苦水中学退休后,巨崇绍就一直在默默挖掘整理苦水高高跷的资料,并先后两次在“二月二”的社火表演中,邀请上百位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来苦水。通过他们的镜头,记录高高跷表演者的细节,在国内外的媒体和杂志发表,这对于宣传苦水高高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苦水街甚至收到了来自美国的邀请,希望他们把高高跷艺术带到海外。
展未来 须“群策群力“
目前,苦水街能够表演高高跷的人多达上百人,且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真正挑大梁的则是一些初高中学生。每个高高跷好手都是从小小年纪练起,先踩小高跷,熟练后,在练踩4尺至5尺的中高跷,到了十六七岁练踩八尺到丈二的高高跷。这个过程是不断淘汰,金字塔式的发展过程。要练就踩高高跷的绝活,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不然,身上要穿服饰,两腿要提起20多斤重的跷腿,行走表演三个多小时,那怎么行!其次,从练踩小高跷开始,就要掌握方法要领,这就是: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 但是,苦水街的高高跷毕竟是一项充满刺激的高难度、危险性较大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不愁后继乏人,但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高高跷艺术资料的挖掘整理、表演者的人生保险、表演道具服饰以及场地等,这都需要民间、政府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游客
还行吧
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