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藏历新年

2010-08-12 17:32:23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月23日夜里,鞭炮声响彻整个古城拉萨,礼花在布达拉宫上空盛开,藏族人以吃“古突”、驱鬼为开端,拉开了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一系列活动的序幕。

2月23日夜里,鞭炮声响彻整个古城拉萨,礼花在布达拉宫上空盛开,藏族人以吃“古突”、驱鬼为开端,拉开了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一系列活动的序幕。

 

 

 

 

 

23日是藏历的腊月29日,这一天藏族人要家家团聚,晚上一起品尝相当于汉族年夜饭的“古突”,并举行驱鬼仪式,祈求来年吉祥、太平、安康。

藏历新年风俗

藏历年是藏族的传统佳节,和世界上众多民族一样,庆贺新年的光临,是藏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事情之一。雪域高原节日中最富魅力、最具有特色的也算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浓缩了藏族人民的心理,表达出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年辛劳后收获的喜悦,是对果实的尽情享受,是人的能力与智慧的自豪展示,是藏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一曲赞歌,是藏族人民迈向未来、迈向新生活的集会、誓词和宣言。各地欢度藏历新年的特色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最具代表性。

 
 2月24日,中国藏历年三十,西藏拉萨大昭寺僧人愉快地接待请佛信众。

 

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叫作“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还要准备花样众多、金黄香酥的卡赛(油炸果)、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

 
 2月8日,群众在出售藏族家庭过年摆放的吉祥羊头

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吉祥”图案。二十九晚饭前,每户在大门外用石灰粉洒绘雍仲符号(汉语叫“万字符”)等吉祥图案。除夕之夜,各家照例要吃团圆饭。藏族传统的年夜饭,是用牛羊肉、萝卜、面疙瘩等作成的“古突”。饶有风趣的是,有一些面疙瘩里分别包着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石子、钱币、盐巴、辣椒、木炭、羊毛等。全家人围坐一桌,每人盛上一碗,小心地吃着古突,看谁吃到什么东西。石子表示意志坚强,辣椒象征直爽泼辣,木炭说明此人心黑,羊毛则表明性情温柔,豌豆表示圆滑,桃干表示健康,瓷片表示纯洁,盐巴表示懒惰,蒺藜意味着对人尖刻,等等。此外还要做一个脑袋小、肚子大的小面人儿,它出现在谁的碗里,谁就得挨罚学驴叫、装狗叫,还得喝九大勺面汤。伴随着这种幽默诙谐的助兴方式,一家人的年夜饭充满欢声笑语,哄笑声此伏彼起,其乐融融。吃完古突后举行隆重的送鬼仪式,以示驱鬼避祟。

 
令人有无限遐想,可能预示来年运气的古突 

 

藏历正月初一,拉萨人绝早起来,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是不能外出。当启明星升起,东方破晓,听到折嘎艺人大声呼喊的“拉结罗!”(神胜利啦)之声,各家各户才敞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家家户户都把折嘎艺人当作贵客迎进,向他献哈达、敬青稞酒,往他身上撒雪白的糌粑和预祝丰收的青稞粒,并请他豪饮用麦片、奶渣、红糖、人参果熬煮的热青稞酒。近年来,大年初一黎明时分,广播电台反复播送赞颂词录音,吉祥欢乐的祝福声随着无线电波适时传遍西藏大地,人们皆大欢喜。

“抢水”是藏历年初一的第一节目。深更半夜,许多地方的藏胞们要到河边,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等待破晓时分。习俗认为谁舀到第一桶水,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最好的运气。拉萨人一般不到河边背水,因为路太远,城里有几口井被认为与江河湖海相连,井水圣洁,周围的居民在新年第一天的清早排长队取饮。

这天清早,还要拼命吃东西,越饱越好,表示全年都不会饿肚子。

前往大昭寺朝拜佛祖释迦牟尼也是这天清晨的重要活动,家家户户燃起香柏煨桑,带上洁白的哈达,来到佛像前,喃喃祷告,顶礼膜拜。

 
2月24日,藏传佛教信众在天堂寺千佛殿内祈福。 

 

藏历年初一,一般互不拜访。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相互登门拜年,持续三至五天。手捧吉祥斗祝福的人先是在门外高声祝福,里面的人听到,赶紧捧着“切玛”出来,互相问候:

 

“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

“阿妈巴珠工康桑!”(愿女主人健康长寿!)

“顶多德瓦吐巴秀!”(愿岁岁平安吉利!)

“朗央总久拥巴秀!”(愿年年这样欢聚!)

拜年时,男主人双手捧着“切玛”向客人祝福,客人用手捏取“切玛”里的一点糌粑、青稞向天空抛洒,然后在嘴里尝一点,祝贺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接着,女主人提着披挂哈达的铜壶,频频向客人敬酒。节日期间,到处都在祝福,到处都在敬酒,到处都在歌舞狂欢,不管认识不认识,不喝三碗不准通过。

 

 

 2月24日,天堂寺时轮学院僧众在藏历新年祈福法会上诵经。

 

藏历初三敬奉“屋脊神”,这天,人们都登上各家的屋顶,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洒糌粑,飘动的经幡和袅袅上升的“桑烟”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向空中传去……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装饰品。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民间相传过年穿新衣有悦神的意思。

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到东面的宝瓶山和西面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然后,成群结伙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唱歌、喝酒、谈笑。

从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这一法会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萨发起的一次祈愿大法会延续而来的。法会期间,西藏三大寺的僧人近2万人集中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 格西学位的考试。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西藏及其它地方的藏传佛教信众也到此添灯供佛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结束。

 
 2月24日,一名藏传佛教信众在天堂寺千佛殿内高达35米的宗喀巴佛像前祈福。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耕牛的额头上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彩旗和彩色羽毛,牛轭上披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缎,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俨然一副“花枝招展”的模样。开耕之前,农人还要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那是去年从农田请回收藏好的,重新恭恭敬敬安入在农田中央,称为“阿妈色多”,意即“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农人在地里煨起桑烟,插上祈福幡,赶着牛,围绕白石耕出五条畦子。每一畦撒一种作物,例如豌豆、青稞、小麦、油菜籽、蚕豆等。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 ,一连唱歌,随着酒碗的轮转,歌声弥漫在整个初春的河谷,直到太阳西沉,尽兴而归。按传统习惯,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十五天。

 

藏历新年的由来——与藏历的使用密切相关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它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

藏历年的确定与藏历的使用密切相关。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开始的。这种历算法与中原文化交流者有密切关系。

据文字记载,公元前一百多年,西藏历算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的。到了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许多经书典籍,其中有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这对藏历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时,计算新年第一天的方法已从月的亮度进步到以星辰为主要依据的计算方法。从宋仁宗天圣五年开始,藏历与皇历(即阴历)逐步统一。到了八思巴的萨迦王朝统治全藏时,藏历完全成熟了,过年的仪式也固定下来,一直沿袭到现在。从元朝开始,藏历确定一年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一千日左右便有一个闰月。并且学用汉族农历的天干、地支计算纪年。不过,藏历把天体分为十二宫,即:白羊、双鱼、金牛、摩羯、双子、狮子、巨蟹、宝瓶、人马、室女、天蝎、天秤。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纪年。这与农历纪年法相似。

品味西藏各地新年习俗

安多藏历新年

安多藏区与许多藏区一样,以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

大年初一,人们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则”煨桑祭神,因为“拉则”在山巅上,一旦火光闪烁,桑烟滚滚升起,四周的人都可以看得见,这里素以第一个去“拉则”煨桑为荣。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糌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添箭杆。第一个煨桑的人燃起桑烟后,便向四周吹吉祥的海螺,海螺以白色为佳,有的还放鞭炮。随后,远近山头都有桑烟燃起。与此同时,各家各户的桑炉里都腾起了桑烟,远山近野,高楼低屋都沉浸在或淡或浓的桑烟里。

 
 驱鬼用具,在驱鬼仪式中将丢入火堆,寓意带走晦气、疾病

 

祭完“拉则”之后,人们各自回家吃早饭。人们按辈份依次坐好,互相拜年道贺。吃完早饭,一家人再去给村里最年长的或辈份最高的人拜年。在安多藏区的许多地方,大年初一禁止扫地,也不背水、挑水。

安多藏区的年节,尚有“出新”的习惯。清晨时男人们(或者家里的老人们)一起床,就往牛圈或羊圈里跑,去看牛羊的卧法,牛羊的头朝东南西北四方的任何一方,将意味着来年这个方向是吉祥的,于是给牛的头上、身上拴挂三色、五色花布后赶着牛羊向牛羊头朝的方向走几步,即“出新”。“出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它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而对青年男女来说,正是年节中相互道声吉祥,联络情感的好机会。

工布地区藏历新年

工布地区指林芝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一带。相传很早以前,有支外国军队入侵西藏,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军队前去阻击。他们踏上征程之时,正值藏历九月,将士们惋惜不能喝上过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过年的年饭,也没有烤上过年的青松火。勇敢而智慧的工布人民便把藏历年提前到藏历十月一日来过,随后将士们便义无反顾地出征了。为了纪念当年英勇出征的将士,每年藏历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献三牲为将士们守夜,久而久之,藏历十月一日过工布藏历新年的习俗便形成了。

 

工布新年与藏历新年比较,有着强烈的林区特色。

请狗赴宴:三十晚上,驱鬼仪式后,家家户户请狗吃饭。他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在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有糌粑团,有牛羊猪肉,还有核桃、酥油、奶渣、人参果、青稞酒等。工布人认为狗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神的指使,因此全家人诚惶诚恐,注视着狗的每个动作,吃了糌粑或饼子,预示粮食丰收,吃酥油或奶渣,预示农业兴旺,千万不能吃肉,三十晚上狗吃肉,不死人也得闹瘟疫。

吃“结达”:狗吃饱了,人再吃团年饭。人们围着火塘坐一圈,烤着暖烘烘的火炉,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一种特殊的食品“结达”,即酥油、牛奶、面粉做成的面疙瘩,戳在尖尖的木棍上,伸进火里烤,熟一个吃一个,味道特别香。这天晚上一定要吃饱,据说半夜里鬼来背人,不吃饱,身子骨轻轻的,说不定被鬼背跑了。

祭丰收女神:新年初一,背回新年第一桶水,倒进佛像前的净水碗里,再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兑好青稞酒。然后带上这些供品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

后藏地区的藏历新年

后藏地区指以日喀则为核心的区域,这里的新年又被称作藏历农家年,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十二月一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一月一日过新年的。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十二月一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就开始了。这天要举行“古恰”活动,男人们要在这天洗头,然后是驱邪、吃“古突”,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形式基本相同,特别有意思的是,岁末最后一天,也叫“弥漫焦臭的最后一天”。男子要到离家很远的土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献的羊头。大年初一,年节的喜庆达到高潮。东方刚发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起早熬酒。鸡叫头遍时,把熬的酒送到家人睡的地方。喝了一两碗酒后,然后大家接着睡觉。 鸡叫三遍时,再起床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从别人家牛圈里取“牛粪新”,从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在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四新”取回到自己家里,粘上酥油花后放在指定的位置,就表示能防止霜灾雹害和招财引福。

 

在藏历农家年走进后藏的藏族人家,各种精美的杯盘上盛放的新年供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供品大都是食品和饮品,每家每户没有什么不同,只有羊头比较特别,此外,吃羊头也是后藏地区大年初一一大节俗。

2009藏历土牛年新年习俗排行榜

1.新年“古恰”。用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

2.酥油彩羊头——“隆过”。用酥油雕成的一个彩色羊头,藏语称为“隆过”。它一般摆设在佛龛前面所贡之品的中央,是因为人们认为“羊”为吉祥之物,同时也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面疙瘩——“古突”。“古突”是面疙瘩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命运和心地。

4.驱鬼。藏历12月29日,晚上由男主人点着火把在屋内的各个角落转一圈,嘴里不停地喊着“滚出去,滚出去……”然后将火把与事先准备好的鬼食一起丢到路口,以示将一年的不顺或晦气全赶出家门。

 

 

驱鬼仪式现场 

 

5.请狗赴宴。驱完了鬼,家家户户请狗吃饭。他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然后请狗赴宴。

6.“抢水”。“抢水”是藏历新年初一的第一节目。深更半夜,许多地方的藏胞们要到河边或井边,等待破晓时分。习俗认为谁舀到第一桶水,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最好的运气。

7.祭丰收女神。背回新年第一桶水,倒进佛像前的净水碗里,再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兑好青稞酒。带上这些供品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

8.折嘎艺人的呼喊。“折嘎艺人”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每逢大年初一破晓时分,当他发出吉祥欢乐的一喊,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把他当作贵客迎进庭院,献哈达、敬青稞酒,在他身上撒雪白的糌粑和预祝丰收的青稞。

9.树经幡。人们清晨就在房顶或山顶之上插起新的经幡,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全家平安。

10.朝佛。老百姓大年初一清晨就赶到大昭寺点酥油灯,绕着八廓街转经,整个八廓街响彻着“嗡嘛呢呗嘛吽”六字真言的声音,气势宏大,甚为壮观!

11.拜年。老百姓初一一早端着青稞、糌粑、酥油花和五彩麦穗做成的吉祥斗“切玛”和青稞酒走出家门,相互拜年。 12.油炸面供品——“德嘎”。由各种形状的油炸面做成,垒成数层,供在藏柜中央,它是藏历新年最重要的供品。

13.酥油花——“孜珠”。酥油花,藏语称为“孜珠”,是由酥油制成,图案各异,图案内容多以猴子、寿星、鹿、大象、鱼、太阳、月亮、莲花等图形为主,以表祥瑞。

14.开犁。藏历正月初五,插上祈福幡,赶着牛,围绕白石耕出五条畦子。每一畦撒一种作物,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

藏历新年吉祥话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洛萨尔桑”——新年好!

“扎西德勒彭松错”——晚辈祝福老人:吉祥如意,功德无量!

“阿妈巴珠工康桑”——愿女主人健康长寿!

“顶多德瓦土巴秀”——愿岁岁平安吉利!

“南央宗聚悦巴秀”——愿年年这样欢聚!

“吉吉!索索!拉结罗!”——祈求神灵赐予幸福和平安!

“下达”——干杯!

上一篇: 火爆的纳利村抢花炮节

下一篇: 壮族农家的牛王节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
  • 游客

    不好

    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