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最西北端的石渠县,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这里处于川、青、藏三省区交汇处和雅砻江源头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属典型的高地草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海拔较高又不当交通要道,石渠县的知名度甚低,每年的外来光顾者寥寥。然而,在石渠境内“扎溪卡”大草原(“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为石渠县藏语之别称)深处,却藏匿着一个罕见的世界奇观:一座完全用一块块刻满佛教经文、六字真言和佛像的嘛呢石刻垒砌起来的嘛呢石城——松格嘛呢石经城。
去年10月笔者有幸对这座藏在草原深处的石经城进行了考察。松格嘛呢石经城位于距县城呢呷镇东北约70公里处的阿日扎乡境内,城坐落在雅砻江支流洛曲河西岸一处两山对峙的宽谷之间,背靠一座浅丘并建于浅丘的山脚,前面是一片地势开阔的草原,再远处是一座平缓、浑圆的山丘,地形环境给人一种既有遮避又较开阔的感觉。据同行的县文化馆长桑贝介绍,因石经城所在的地方藏语叫“松”,故当地群众将其称作“松格嘛呢”(“格”为语气助词,无含意)。城的方位坐北朝南,整座城呈一长方形。东西长73米,南北宽47米,城的外墙高度约为9米,城的中心主体经幢部分最高点为14.5米。在城墙四周的外墙上布满了一排排重重叠叠看上去像无数“窗口”的神龛,神龛内大多放置着各种雕刻精美的彩绘石刻佛像与神像。有浅浮雕,也有线刻,雕刻技法多极为精美,佛像和神像的种类繁多,且千姿百态、神态各异。不少石刻像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蚀而褪去了颜色,看上去年代久远。根据实地勘察统计,仅石经城外围墙上就布有神龛383处,其中正面墙204处,东面墙68处,西面墙62处,背面墙49处。除此之外,在城内同样布满了无数的神龛,均供奉着雕刻精美、神态万千的石刻佛像。就神龛内彩绘石刻佛像的种类和精美程度而言,松格嘛呢石经城堪称是一座草原上的石刻艺术博物院。
在石经城正面偏西位置开有一道小门,由此可进入到石经城内。整座城内密密匝匝地堆满了一堵堵刻有各种经文和佛像的嘛呢石堆,中间仅留有狭窄的通道可供通行,通道在高高的嘛呢石壁中弯来拐去,忽左忽右,忽高忽低,人行其中如同走进一座迷宫。在城中偏东位置,有一座用嘛呢石砌成的佛塔,塔高约5-6米。城中最神秘的去处,是一处用5个依次大小的石圆圈重叠垒起来的井眼。此处为城内地势最低处,大约与地面平行。据说这个井眼所在位置是城的中心,是整座石经城的“心脏”。在5个重叠起来的石圆圈上面盖着一块嘛呢石,揭开嘛呢石,石圆圈中央有一个井眼。据县上同行的同志说,这个井眼深不见底,对着井眼俯耳倾听,可听到河水的流动声,寺庙的螺声、鼓声,甚至战马的奔腾声,总之,每个人听到的声音各不相同。笔者对着井眼倾听了一会儿,井眼下有明显的空灵感,同时感到一股凉气从下面徐徐袭来。从这两点判断,下面应有一个较大空间,可能很深。我想,人们在洞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可能源自一种被空灵感所激发的主观意象,这也许是不同人会听到不同声音的原因。但这个神秘的井眼是做什么用的?它怎样形成的?它是否是同石经城的建造相关的一个神秘机关?对这些问题当地群众均不得而知。看来这个井眼颇具一些神秘色彩。
整座松格嘛呢石经城没有任何框架作支撑,也没有使用任何粘和剂,完全由一块块嘛呢石刻堆砌而成。但是,从城内中心点即由5个石圆圈重叠的神秘井眼中所能感到的空灵,从城内迷宫一样的通道和石经城的方位等这些迹象看,这座嘛呢石经城不像是人们随意堆砌出来的,它很可能从一开始就进行过某种设计规划与布局。
这座矗立在草原上的松格嘛呢石经城始建于何时?由谁所建,为何而建?这些目前还均是有待破译的谜。不过,关于这座石经城的建造年代和来历,有两条线索可供参考。第一,石经城所在的阿日扎乡一带普遍流传这样的说法:在格萨尔时代,英雄格萨尔王的军队曾在这一带与敌方部落发生过一场大的战事,许多士兵在战斗中阵亡,为给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亡灵,将士们在此垒起了一个嘛呢堆。后来当地人民因为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纷纷来此朝觐,嘛呢堆越垒越大,最终形成了这座嘛呢石经城。可对这一说法构成支持的证据是,在松格嘛呢石经城正面中央位置的神龛内,我们发现了供奉有格萨尔王及其30员大将的彩绘石刻像30余尊。这似乎可说明石经城与格萨尔确有一定关系。石渠草原曾是当年格萨尔所创建的根据地之一,今石渠草原一带仍流传着许多关于格萨尔及其活动遗迹的传说。格萨尔学界不少学者认为,岭·格萨尔是以11-12世纪今四川德格和石渠一带的岭氏家族(德格林葱土司先祖)为原型逐渐演变而来,格萨尔学界将今四川甘孜州德格县阿须乡的吉苏雅给康多定为“格萨尔故里”(当地有格萨尔王庙和其活动的种种遗迹)。德格阿须草原与石渠紧邻,且石渠扎溪卡草原又是岭·格萨尔早年的主要活动地域。格萨尔约为岭氏家族之30代前后的传人,其生活的年代约在11-12世纪,相当于中原的宋代。倘若松格嘛呢石经城的来历确如当地的传说中所言,那么这座石经城始建的历史至少已有近千年上下。
第二个可供我们了解该石经城始建年代的线索是,据县上的同志介绍,几年前石渠县文物部门曾在松格嘛呢石经城墙基处向下挖过一条深1.5米的沟,发现下面嘛呢石刻上所刻经文多为梵文。倘若石经城的墙基下确有梵文经刻,对确定其始建年代将是一个重要线索。梵文在藏地主要盛行于佛教前宏期即吐蕃王朝时期,公元842年朗达玛灭佛使佛教徒由卫藏向康区等边地转移,在经过100多年即到10世纪后期兴起了佛教由康区向卫藏传播的下路宏法,而当时包括石渠和德格、白玉等县的金沙江两岸一带乃是下路宏法的核心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派和宁玛派的许多开派主师,如都松钦巴(噶玛噶举派祖师)、仁钦贝(止贡噶举派祖师)、帕木竹巴(帕木噶举派祖师)和宁玛派的噶当巴德西(噶拖寺的始建者)等高僧大德都出自石渠、德格、白玉一带的金沙江两岸地区。以此背景而论,梵文在石渠一带使用的时间可能较早,可能达到后宏期初期即11—12世纪。当然梵文在康区等边远藏区使用时间延续较长,这也需要注意。若石经城墙基下确有梵文石刻,那么从石渠位于下路宏法核心地区这一点看,石经城的始建年代就很可能上溯到11-12世纪。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恰好也是岭·格萨尔之原型岭氏家族势力活跃的时期。这就意味着,于关松格嘛呢石经城始建时代,格萨尔传说与梵文石经所提供的年代线索能够大体吻合。
考察过程中,笔者还从城的墙基一带发现了一些字迹已风蚀而显得漫漶的苯教雍仲符号,这可说明在石经城始建的时代,苯教在当地应具有相当势力。
据附近一带的群众说,松格嘛呢石经城永远“长”不高,地面部分有多高,其陷入地下的部分就有多深。这意味着,地上所见的松格嘛呢石经城只它的是一半,还有另一半陷入了地下。此说法虽有待证实,但从一些迹象看这种情形完全可能。首先,一般说草原的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松软,从石经城周边墙基看有明显下沉迹象。据当地群众说,每年藏历年的正月从城的墙基处会渗出一种红泥,当地人视为祥瑞,并以此治病。墙基渗泥显然是城下沉过程的挤压之物,证明石经城每年确在下沉,且下沉时间主要在冬季。其次从城内中心井眼中所能感到的潮湿与空灵,说明城的下面松软潮湿。松软潮湿的地基其承载力可想而知。所以松格嘛呢石经城因嘛呢石垒砌太高,地面不堪重负而出现了下沉的情况完全可能。松格嘛呢石经城是一座“活”着的城,自它存在以来其建造就从未停止过,每年都有无数新的嘛呢石刻不断往上垒砌,即便“文革”中也未曾中断(“文革”中因地处偏僻,松格嘛呢石经城未遭任何破坏)。它不断垒砌但又永远“长”不高的事实,表明这座石经城已有较为久远的历史。
嘛呢石刻是藏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有着异常古老的起源,它与藏地先民远古时代对石的崇拜以及佛教传入以前的苯教信仰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藏区嘛呢石刻虽与寺庙文化已有一定联系,但它主要属于一种民间信仰系统,是生存环境较恶劣的藏区农牧民较自由地表达信仰的一种民间化的途径与方式。特别在辽阔的草原牧区,因寺庙稀少且距离遥远,嘛呢石刻往往成为牧区民众表达和实现信仰的一种主要方式。嘛呢石刻文化在石渠县及与之相邻的青海玉树、西藏昌都地区北部以及整个藏北牧区一线均极为发达。尤其在昌都地区和藏北一带,许多嘛呢石刻的年代相当古老,有些可能达吐蕃时代,一些嘛呢石刻堆的规模和范围也极大。笔者曾沿这一线作过考察,但却从未见过一座完全用嘛呢石垒砌起来的完整城。据笔者的了解和广泛翻阅各种调查资料,松格嘛呢石经城可能是目前整个青藏高原藏区所见惟一和最大的嘛呢石经城,至少目前我还尚未见到一座像松格嘛呢石经城这样完全用嘛呢石刻垒砌起来且达到如此规模的城。所以松格嘛呢石经城可以说是青藏高原嘛呢石刻文化的一个顶峰和极致,是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化奇观。它在宗教、艺术、建筑乃至民俗文化方面的价值乃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说,它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与人类价值的“城”。
由于草原过于开阔的缘故,整座城看上去并不雄伟、高大,但每每想到这是一座用一块块一锤一凿地刻满经文和佛像的石片、石块在千百来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垒砌起来的城,你就不得不为生活在高原恶劣环境中的藏族人民的信仰力量和坚韧、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和叹服(这事实上体现了一种属于人类的精神力量),也不得不为它深邃的文化内涵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