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多年前,河北、山东一带的回民向东北迁移,做生意搞买卖,其中有些人家定居于现在的沈阳市沈河区西关。这批移民中有一些民间艺人身怀绝技,将河北三河县及北京通县的“小鼓高跷”和“龙狮斗”带到了沈阳,当时的传播者首推民间老艺人铁鲁章,他组织了第一个回民秧歌大会,让“小鼓高跷”和“龙狮斗”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却渐趋沉默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沈河区文化局、沈河区文化馆组织专业干部走访李清林、铁玉发、朱莲瑞等老艺人挖掘、整理“小鼓高跷”和“龙狮斗”的有关资料,并组织青年舞蹈队学习、排练,使这两个百年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于世间。
小鼓高跷:不靠伴奏
记者采访了当年参与挖掘、整理“小鼓高跷”项目的沈阳市群众馆高级馆员朱培德,他回忆,当年他走访的老艺人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据老艺人们介绍,“小鼓高跷”最开始就是群众自娱性舞蹈。至于铁鲁章组织了第一个回民秧歌会后,每年的民族节日上都要组织秧歌会,由姜富贵、朱长友、窦庆珍主持,延续到解放前,则老艺人李清林、铁玉发、朱莲瑞等继续主持。
在整理和挖掘中发现,沈河的“小鼓高跷”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和完善,已不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高跷秧歌。无论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风格、动作特点上已经完全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成具有一套完整表演程序的民族民间舞蹈。
朱培德告诉记者,河北三河县、北京通县一带的小鼓高跷分为两种表演形式,一种叫“文跷”,一种叫“武跷”(也称“跑跷”)。“文跷”以12人组成一个表演队,表演形式以跑跷为主,跑起来动作很快,基本队形为“龙摆尾”、“卷菜心”、“一条龙”、“下杂队子”等。
沈阳的小鼓高跷是将每一表演队人数调整为20人,其中有4人(两面鼓、两面锣)不上跷,都在地面上进行伴奏,这是对原来的“小鼓高跷”的重大突破,强化了舞蹈的艺术效果,其余16人以“大头行”为领队。其次,在形式上,注重于表演,强调了欣赏价值。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一为行进表演,二为场地表演。行进表演动作队形变化较为简单,时而交叉行进,或者走“二龙吐须”等队形。场地表演是小鼓高跷的主要表演形式,表演时间长,需要大场地。
小鼓高跷表演时的内容十分丰富,重要的表演叫“堆山子”,只在一些重要场合或者给富人家演堂会、祝寿时才表演,形式为在地中央放一口大缸,缸内装满酒,把酒点燃,在缸的后面用桌椅搭起有层次的台子,所有的演员把跷腿卸掉,围绕酒缸跑一圈,然后依人物的顺序,坐在台子上,由渔、樵夫领唱,众人合唱,唱满人宫庭诗词。主人家把这种表演视为先祖的真魂出现,求助先祖的神灵保佑合家平安。
上一篇: 老姆庙庙会显绝活--民间艺人聚首天津
下一篇: 别具河南怀庆府特色的梆子戏:怀绑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