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岁月如歌》成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同奏中西音符
2017-01-14 11:14:55 作者:阳希编辑 来源:记者姜妍 浏览次数:0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历时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中,包括《好日子》、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枉凝眉》在内的13个节目都重新进行了编排。所有节目都将民乐与西洋乐器融合,在演出中既可以听到二胡、古筝等传统民乐的声音,也可以感受到贝斯、黑管等西洋乐器的融入。

2006年5月6日,北京民族文化宫迎来“百花芬芳”演出周第六场演出《岁月如歌》音乐会,其中西合璧的艺术氛围颇具感染力。
本报讯(记者姜妍)二胡与萨克斯合奏出《二泉映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音乐混入架子鼓的声音……昨晚,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带来的一场中西合璧的世纪音乐会《岁月如歌》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百花芬芳”演出周迎来了第六场演出。
中西合奏彰显艺术魅力
在历时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中,包括《好日子》、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枉凝眉》在内的13个节目都重新进行了编排。
所有节目都将民乐与西洋乐器融合,在演出中既可以听到二胡、古筝等传统民乐的声音,也可以感受到贝斯、黑管等西洋乐器的融入。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继去年在北京和上海进行此类演出后的又一次尝试,为了本次演出周,他们特地对所有节目进行了重新调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金纪庆副院长告诉记者,做出这样的调整就是为了调动年轻人对民乐的兴趣。如果效果好的话,未来会用这种形式的音乐来编排舞剧,让此类艺术有更广阔的天地。
现场的很多观众都被这种特殊的演奏形式所吸引,一位20岁出头的女孩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对民乐比较排斥,但是这回的演出用新颖的形式全新演绎了不一样的音乐,坐下来仔细听了之后,发现民乐也是可以接受的,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也会对其感兴趣。由于加入了许多年轻时尚的因素,现场观众的热情很高,演出间隙的掌声几乎没有间断。
今晚,这里还将迎来演出周最后一场综艺专场演出,著名演员谢芳等将表演二重唱,豫剧名角小香玉将演出“永远的花木兰”等。在丰富而精彩的节目中,中国文联举办的这次“明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演出周将落下帷幕。
“低票价高品质”受好评
这次演出周主打低价牌,在过去几场演出中,上座率都非常好,除了曲艺专场上座率在7、8成外,其余演出都是满座。不少观众打电话到剧场和中国文联询问是否还有余票。
演出周的主要负责人郁钧剑对演出如此受欢迎感到意外,他说,以前一家三口看一场舞蹈演出,动辄就要上千块,而现在买3张80块的票,不过才240元,还不到以前一张票的价格,老百姓也可以看得起演出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